增一阿含經 五十卷【按:宋、元、明本作"五十卷",麗本作"五十一卷"。】
苻秦兜佉勒國沙門曇摩難提等譯
中阿含經 六十卷
東晉罽賓國沙門瞿曇僧伽提婆等譯
長阿含經 二十二卷
姚秦罽賓國沙門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雜阿含經 五十卷
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阿含與五百結集
阿含亦作阿笈摩,亦作阿含暮。譯言「法歸」謂萬法所歸趣也 (長阿含經序)。亦言「無比法」,謂法之最上者也(翻譯名義集四)。亦言「教」,亦言「傳」謂展轉傳來以法相教授也(一切經音義二十四)。本為佛經總名(吉藏法華論疏雲「阿含」名通大小四阿含等為小,涅槃稱「方等阿含」此即大也)。今但以施諸小乘焉。
吾研究佛經成立之歷史,擬拈出四個觀念以為前提﹕
一、凡佛經皆非佛在世時所有,無論何乘何部之經,皆佛滅後佛徒所追述。其最初出者在佛滅後數月間,其最晚出者在佛滅五百年以後。
二、佛經之追述,有由團體公開結集者,有由個人私著者。前者成立之歷史可以確考,後者無從確考。
三、佛經有用單行本形式者,有用叢書形式者,現存之十數部大經,皆叢書也。而此種叢書,性質復分為二﹕有在一時代編纂完成者;有歷若干年增補附益而始完成者。
四、凡佛經最初皆無寫本,惟恃闇誦。寫本殆起於佛滅數百年後,隨教所被,各以其國土之語寫焉。質言之,則凡佛經皆翻譯文學也。
四阿含者,則佛滅後第四個月,由團體公開結集一時編纂完成之四種叢書。歷若干年後,始用數種文字先後寫出者也。此次結集,即歷史上最有名之「五百結集」,其情節具見於四分律藏(卷五十四)、彌沙塞五分律(卷三十)、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善見律(卷一)等書,今雜採略述如下﹕
佛以二月十五日平旦,在俱屍那入滅。時大弟子大迦葉方在葉波國,聞變而歸。既葬佛後,默自思惟,宜集法藏,使正法住世,利益衆生。乃請阿闍世王為檀越,於王舍城外之畢波羅窟(亦名七葉巖),以六月二十七日開始結集。參與斯會者五百人,迦葉為上首,先命優婆離結集毗尼(亦作毗奈耶),此雲律藏,所集者則今之八十誦律是也。次命阿難結集修多羅(亦作素怛纜),此雲經藏,亦雲法藏,所集者則此諸阿含是也。
阿難,佛之從弟,為佛侍者二十五年,佛嘗稱其多聞第一,殆記性最強之人也。故結集經藏之大任,衆以屬之。結集時用極莊重之儀式,極複雜之程式,以求徵信。阿難登高座,手捉象牙裝扇,迦葉問:「法藏中梵網經何處說耶?」(即今長阿含中之梵動經,非單行本之大乘梵網戒經也)阿難答:「王舍城那爛馱二國中間王菴羅絺屋中說」「因誰而起」 「因修悲夜波利婆闍迦及婆羅門陀多二人而起」,如是問答本起因緣後,阿難乃誦出佛所說,首唱言「如是我聞」 ,誦已,五百羅漢印可之。如是次第誦他經,一切誦已,遂泐為定本,此阿含之由來也。
何故將阿含結集為四耶?增一(卷一)序品雲:「時阿難說經無量,誰能備具為一聚,或有一法義亦深,難持難誦不可憶,我今當集此法義,一一相從不失緒。」據此則似阿難既將諸經誦出後,慮其散漫難記憶,於是謀集為「一聚」,以叢書的格式總持之。序品又雲:「契經今當分四段,先名增一,二名中,三名曰長多瓔珞,雜經在後,為四分。」此論四種次序,分別功德論(卷上)釋之雲:「分四段者,文義混雜,宜當以事理相認,大小相次。以一為本,次至十,一二三,隨事增上,故名增一。中者,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事處中適也。長者,說久遠事,歷劫不絕。雜者,諸經斷結,難誦難憶,事多雜碎,喜令人忘。」彌沙塞五分律雲:「迦葉問一切修多羅已,僧中唱言:此是長經,今集為一部,名長阿含。此是不長不短,今集為一部,名中阿含。此是為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此是從一法增至十一法,今集為一部,名增一阿含。」據此則四部分類命名之意,不過因文字之長短,略為區分,無甚義例。法華玄義(卷十)雲:「增一,明人天因果。中,明真寂深義。雜,明諸禪定。長,破外道。」此說不免杜撰。四阿含雖雲將諸經加以組織,然此種論理的分類法,似尚非當時所有。以今譯本細按之,亦不能謂某種專明某義也。
數何以限於四?或言仿四吠陀,此殆近之。但據善見律,則尚有屈陀迦阿含一種,是不止四矣!今錫蘭島所傳巴厘文阿含,確有五部。其第五部正名屈陀迦,然不過將四含之文摘要分類編輯(橘惠勝印度佛教思想史一二七葉),恐非原本,吾竊疑此屈陀迦與大乘經典有關係,語在次篇。
二、阿含在彼土之傳授
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載有一事,甚可發噱,今節引之:
阿難遊行,至一竹林,聞有比丘,誦法句偈:「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覩見之。」阿難語比丘,此非佛語,汝今當聽我演(原文):「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瞭解之【按:付法藏因緣傳卷二作"而得瞭解之"。】。」(案:此偈既即出阿含中,在何部何卷,頃偶忘,待檢。)爾時比丘即向其師說阿難語,師告之曰:「阿難老朽【按:付法藏因緣傳卷二作"阿難老朽,智慧衰劣"。】,言多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
佛經以專恃闇誦不著竹帛之故,所傳意義,展轉變遷,固意中事。乃至阿難在世時,已有此失。且雖以耆宿碩學如阿難者,猶不能矯正。此孟子所以有盡信書不如無書之歎也!不惟轉變而已,且最易遺失,分別功德論(卷上)雲:
增一阿含本有百事,阿難以授優多羅。出經後十二年,阿難便般涅槃,其後諸比丘各習坐禪,遂廢諷誦,由是此經失九十事。外國法師徒相傳,以口授相付,不聽載文,時所傳者、盡十一事而已。自爾相承,正有今現文爾。優多羅弟子名善覺,從師受誦,僅得十一事,優多羅便涅槃,外國今現三藏,盡善覺所傳。
增一一經如此,他經可推。然則即今阿含,已不能謂悉為阿難原本。然印土派別既多,所傳之本,各自不同。順正理論(衆賢造玄奘譯)雲:「雖有衆經,諸部同誦,然其名句,互有差別。」(卷一)此正如漢初傳經,最尊口說。故諸家篇帙文句,時相乖忤。即以增一言,功德論又雲:「薩婆多家(案即說一切有部)無序及後十事。」然則薩婆多所傳,固與善覺本異矣!而今我國譯本,共五十二品,則既非阿難原來之百篇本,亦非善覺之十一篇本,又非薩婆多之九十篇本 (或是此本而未譯完亦未可定)。是知印土增一,最少當有四異本矣!吾所以喋喋述此者,非好為瑣末之考證,蓋當時諸部所釋教理,有種種差別,雖同屬一經,其某部所傳之本,自必含有該部獨有之特色,不僅如「水老鶴」等文字之異同而已。試以漢譯四含與錫蘭之巴厘本相較,當能發見許多異義(記日本人所著書中有兩譯對照之文多條,忘出何書)。他日若有能將全世界現存之各種異文異本之阿含,一一比勘,為綜合研究,追尋其出自何部所傳,而因以考各部思想之異點,則亦學界之一大業也。
我國阿含四種,並非同時譯出,其原本亦非同在一處求得,則每種傳授淵源,宜各不同。慈恩謂四含皆大衆部誦出,法幢謂增一依大衆部,中雜依一切有部,長含依化地部(日本金子大榮佛教概論引所引何書待查),未審何據。今於次節述傳譯源流,略考其分別傳受之緒焉。
三、阿含傳譯源流
我國譯經,最初所譯為「法句類」,即將經中語節要鈔錄之書也。次即分譯阿含小品,蓋阿含乃叢書體裁,諸品本自獨立成篇,不以割裂為病也。今舉藏中現存阿含異譯諸經為左[下]表(佚本約兩倍左[下]表,今悉不錄)
增一阿含經別出異譯
(經名) | (現在這個) | (譯人) |
婆羅門避死經 | 增上品 | 漢安世高 |
阿那邸邠化七子經 | 非常品 | 同 |
舍利弗目犍連遊四衢經 | 馬王品 | 漢康孟詳 |
七佛父母姓字經 | 十不善品 | 曹魏失名 |
須摩提女經 | 須陀品 | 吳支謙 |
三摩竭經 | 同 | 吳竺律炎 |
波斯匿王太后崩經 | 四意斷品 | 西晉釋法炬 |
頻婆沙羅詣佛供養經 | 等看到產品 | 同 |
大愛道般涅槃經 | 般涅槃品 | 西晉帛法祖 |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 同 | 西晉失名 |
央崛魔經 | 電源產品 | 西晉竺法護 |
力士移山經 | 八難品 | 同 |
四未曾有法經 | 同 | 同 |
玉耶女經 | 非常品 | 西晉失名 |
放牛經 | 放牛品 | 姚秦鳩摩羅什 |
四泥犁經 | 禮三寶品 | 東晉曇無蘭 |
玉耶經 | 非常品 | 同 |
不黎先尼十夢經 | 涅槃品 | 同 |
食施獲五福報經 | 善聚品 | 東晉失名 |
四人出現世間經 | 四意斷品 | 劉宋求那跋陀羅 |
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 禮三寶品 | 同 |
阿遬達經 | 非常品 | 同 |
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 邪聚品 | 劉宋慧簡 |
佛母般泥洹經 | 涅槃品 | 同 |
中阿含經別出異譯
(經名) | (現在這個) | (譯人) |
一切流攝守因經 | 漏盡經 | 漢安世高 |
四諦經 | 聖諦經 | 同 |
本相倚致經 | 本際經 | 同 |
是法非法經 | 真人經 | 同 |
漏分佈經 | 達梵行經 | 同 |
命終愛念不離經 | 愛生經 | 同 |
阿那律八念經 | 八念經 | 漢支曜 |
苦陰經 | 苦陰經(上) | 漢失名 |
魔嬈亂經 | 降魔經 | 同 |
七知經 | 善法經 | 吳支謙 |
釋摩男本經 | 苦陰經(下) | 同 |
諸法本經 | 諸法本經 | 同 |
弊魔試目連經 | 降魔經 | 同 |
賴吒和羅經 | 賴吒和羅經 | 同 |
梵摩喻經 | 梵摩經 | 同 |
齋經 | 持齋經 | 同 |
恆水經 | 瞻波經 | 西晉釋法炬 |
頂生王故事經 | 四洲經 | 同 |
求欲經 | 穢經 | 同 |
苦陰因事經 | 苦陰經(下) | 同 |
瞻婆比丘經 | 大品瞻波經 | 同 |
數經 | 算數目連經 | 同 |
善生子經 | 善生經 | 西晉支法度 |
離睡經 | 上曾睡眠經 | 西晉竺法護 |
受歲經 | 比丘請經 | 同 |
樂想經 | 想經 | 同 |
尊上經 | 中禪室尊經 | 同 |
意經 | 心經 | 同 |
應法經 | 受法經(下) | 同 |
鹹水喻經 | 七水喻經 | 西晉失名 |
兜調經 | 鸚鵡經 | 同 |
鐵城泥犁經 | 天使經 | 東晉曇無蘭 |
阿耨颰經 | 阿奴波經 | 同 |
泥犁經 | 癡慧地經 | 同 |
古來世時經 | 說本經 | 東晉失名 |
梵志計水淨經 | 水淨梵志經 | 同 |
慈心厭離功德經 | 須達多經少分 | 同 |
箭喻經 | 箭喻經 | 同 |
文竭陀王經 | 四洲經 | 北涼曇無讖 |
八關齋經 | 持齋經(不全) | 北涼沮渠京聲 |
閻羅王五天使者經 | 天使經 | 劉宋慧簡 |
瞿曇彌記果經 | 瞿曇彌經 | 同 |
鸚鵡經 | 鸚鵡經 | 劉宋求那跋陀羅 |
鞞摩肅經 | 鞞摩那修經 | 同 |
長阿含經別出異譯
(經名) | (現在這個) | (譯人) |
長阿含十報法經 | 十上經 | 漢安世高 |
人本欲生經 | 大緣方便經 | 同 |
屍迦羅越六方禮經 | 善生經 | 同 |
梵志阿颰經 | 阿摩晝經 | 吳支謙 |
梵網六十二見經 | 梵動經 | 同 |
佛般泥洹經 | 遊行經 | 西晉白法祖 |
樓炭經 | 世記經 | 西晉釋法炬 |
大般涅槃經 | 遊行經 | 東晉釋法顯 |
方等泥洹經 | 同 | 東晉失名 |
寂志果經 | 沙門果經 | 東晉曇無蘭 |
雜阿含經別出異譯
(經名) | (現在這個) | (譯人) |
七處三觀經 | 卷二、卷三十四 | 漢安世高 |
五陰譬喻經 | 卷十 | 同 |
轉法輪經 | 卷十五 | 同 |
八正道經 | 卷二十八 | 同 |
馬有三相經 | 卷三十三 | 漢支曜 |
馬有八態譬人經 | 同 | 同 |
不自守意經 | 卷十一 | 吳支謙 |
雜阿含經(一卷) | 大部中撮要 | 吳失名 |
聖法印經 | 卷三 | 西晉竺法護 |
難提釋經 | 卷三十 | 西晉釋法炬 |
相應相可經 | 單卷本 | 同 |
水沫所漂經 | 卷十 | 東晉曇無蘭 |
戒德香經 | 卷三十八 | 同 |
滿願子經 | 卷十三 | 東晉失名 |
讀右[上]表者,可以了然於阿含之實為叢書性質,實合多數之單行本小經而成。彼土亦各別誦習,而初期大譯家安世高、支謙、法護、法炬之流百餘年間,皆從事於此種單行本之翻譯,其曾否知為同出一叢書,蓋未敢言耳!四含所有經總數幾何,不能確考。按漢譯今本,長含共三十經(原有目錄),中含二百二十二經(據道慈序),增含四百七十二經(據道安序),雜含短而多,不能舉其數,大約在一千二三百以上(卷一共二十八經,全書共五十卷)。合計殆逾二千種矣!然必猶未全(增一體例每品皆累一至十一品,凡得十經,今本有品五十一【按:連《序品,則為五十二品】,而經僅得四百七十二,殆有闕矣!然據分別功德論則此書應有百品合為千經中土所傳本,又未得其半也),今檢各經錄中,小乘經存佚合計,蓋盈千種。竊謂其中除出十數種外(語在次篇),殆皆阿含遺文也。
前此之零碎單譯,自然不饜人意,逮東晉之初而阿含全譯之要求起焉,先出者為增中,其次則長,最後乃雜,前後垂六十年,而茲業乃完,今考其年代及譯人列為左[下]表:
| 年 代 | 譯 人 | |||
出 書 年 | 雜 考 證 | 主譯者 | 助譯者 | 關係者 | |
增一阿含 | 苻秦建元二十年(三八四) | | 曇摩難提 | 竺佛念 曇嵩 | 趙文業 道安 法和僧[ ( 契- 大)/ 石] 僧茂 |
中阿含 | 東晉隆安二年(三九八) | 道安難提等先已與增一同時譯出,因多未愜,至是始重譯 | 僧伽提婆 僧伽羅叉 | 法勇 | 法和 王元琳 |
長阿含 | 姚秦弘始十五年(四一三) | | 佛陀耶舍 | 竺佛念 道含 | 僧肇 姚爽 |
雜阿含 | 劉宋元嘉二十年(四四三) | 藏中有別譯雜阿含十六卷,舊作二十卷,附秦錄中,殆譯而未成者,不審其為苻秦為姚也。 | 求那跋陀羅 | 法勇 | 原本乃法顯從師子國攜歸 |
譯業創始之功,端推道安,其譯增中二含,正值苻堅覆國之年,序所謂「此年有阿城之役,伐鼓近郊」者也(增一經道安序)。蓋在圍城之中,倉卒殺青,逾年而安遂亡。道慈所謂「譯人造次,違失本旨,良匠去世(指安公),弗獲改正也。」 (中含道慈序)故此秦譯二書,皆可謂未定稿,然增一遂終弗克改,今藏中所存,即建元二十年本也(此據舊經錄雲爾,其實尚有疑點,安公序明言四十一卷而今本有五十卷,安序有「失其錄偈」一語似是指序品,而今本實有序品,疑後此曾經一度增修矣。安序又雲「共四百七十二經。」若今本經數不止此,便益可證明其有增修,惜吾尚乏此暇晷一檢校之也)。中含以法和、提婆之努力,又得羅叉從罽賓新來為之助,卒成第二譯,而初譯今不復見矣!雜含既舊有秦譯,不知其出道安時耶?出羅什時耶?長含之譯,則史蹟最簡矣!
吾述四含傳譯淵源,忽引起一別種興味,即欲因各書之譯人以推求其書為何宗派所傳本也。印度小乘派二十部,皆宗阿含。其所誦習本各部有異同,具如前引分別功德論所說。漢譯四含,或雲皆出大衆部,或雲增一依大衆部,中雜依一切有部,長依化地部,未審其說所自出。今以此四書之譯人及其他材料校之,吾欲立為臆說如下:
一、增一阿含疑依「一切有部」本而以「大衆部」本修補,增一譯者曇摩難提,兜佉勒人。兜佉勒,似為「一切有部」勢力範圍。近年歐人在庫車發掘,得有用月氏文字所書之波羅提木叉(戒律),即羅什所譯「薩婆多部」(即一切有部)之十誦比丘尼戒本也(日本羽溪了諦著西域之佛教一八八葉)。結集毗婆沙之迦膩色迦王﹐即月氏種﹐與「有部」因緣極深。兜佉勒服屬於彼,用其文字,則其學出於「有部」固宜。據分別功德論,他部之增一,皆僅存十一品,惟「有部」本存九十品,今此本有五十一品,益足為傳自「有部」之據,所以不滿九十品者,或是譯業未竟,蓋譯時方在圍城中,未久而苻秦遂滅也。功德論又雲:「薩婆多家無序。」而安公增一序亦雲:「失其錄偈」所謂【按:「所謂」二字疑衍】序所謂錄偈,似即指序品,然則今本序品一卷,或非原譯所有,而後人別採他部本以補之,其所採者或即「大衆部」本,故慈恩謂出自「大衆」也。序品多大乘家言,自當與「大衆部」有因緣(大衆部為大乘所自出說詳第三篇)。
二、中阿含疑出「一切有部」,初譯本中含與增一同出曇摩難提,已足為傳自「有部」之證。今所傳隆安二年再治本,由僧伽羅叉講梵本,僧伽提婆轉梵為晉(道慈序語),二人皆罽賓人(即迦濕彌羅)。 罽賓為「有部」之根據地,衆所共知。提婆別譯阿毗曇八犍度論(迦旃延之發智論)實「有部」最重要之書,羅叉續成羅什之十誦律,亦「有部」律也。然則創譯中含之三人,皆「有部」大師,法幢謂中含傳自「有部」當為信史也。
三、長阿含疑出「曇無德部」,長含譯者佛陀耶舍亦罽賓人。但「曇無德部」之四分律,即由彼誦出,知彼當屬「德部」,則所誦長含,或亦用「德部」本也。
四、雜阿含疑出「彌沙塞部」,雜含譯者求那跋陀羅中天竺人,本以大乘名家,於小乘諸部當無甚關係。惟雜阿含原本之入中國,實由法顯。法顯得此於師子國(即錫蘭),同時並得彌沙塞律,然則此本與「塞部」當有關係。「塞部」本盛於南天竺,則師子國固宜受其影響。求那東渡之前,固亦久淹師子也。
右[上]所考證,似無關宏旨,然古代西土各部之學說,傳於今者極希(除有部外),若能在四含中覓得一二,亦治印度思想史之一助也。
四、阿含研究之必要及其方法
我國自隋唐以後,學佛者以談小乘為恥,阿含束閣,蓋千年矣!吾以為真欲治佛學者,宜有事於阿含,請言其故。
第一、阿含為最初成立之經典,以公開的形式結集,最為可信。以此之故,雖不敢謂佛說盡於阿含,然阿含必為佛說極重之一部分無疑。
第二、佛經之大部分,皆為文學的作品(補敘點染),阿含雖亦不免,然視他經為少,比較近於樸實說理。以此之故,雖不敢謂阿含一字一句悉為佛語,然所含佛語分量之多且純,非他經所及。
第三、阿含實一種言行錄的體裁,其性質略同論語,欲體驗釋尊之現實的人格,捨此末由。
第四、佛教之根本原理——如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皆空、業感輪迴、四念處、八正道等,皆在阿含中詳細說明,若對於此等不能得明確觀念,則讀一切大乘經論,無從索解。
第五、阿含不惟與大乘經不衝突,且大乘教義,含孕不少,不容訶為偏小,率爾吐棄。
第六、阿含敘述當時社會情事最多,讀之可以知釋尊所處環境及其應機宣化之苦心,吾輩異國異時代之人,如何始能受用佛學,可以得一種自覺。
研究阿含之必要且有益既如此,但阿含研究之所以不普及者,亦有數原因:
一、卷帙浩繁。
二、篇章重複。四含中有彼此互相重複者,有一部之中前後重複者,大約釋尊同一段話,在四含中平均總是三見或四見,文句皆有小小同異。
三、辭語連犿。吾輩讀阿含,可想見當時印度人言語之繁重。蓋每說一義,恆從正面反面以同一辭句翻覆詮釋,且問答之際,恒彼此互牒前言。故往往三四千字之文,不獨所詮之義僅一兩點,乃至辭語亦足有十數句,讀者稍粗心,幾不審何者為正文,何者為襯語,故極容易生厭。
四、譯文拙澁。增中二含,殺青於戎馬之中。中雖再治,增猶舊貫。文義之間,譯者已自覺不愜。長雜晚出,稍勝前作,然要皆當譯業草創時代,譯人之天才及素養,皆不逮後賢,且所用術語,多經後賢改訂,漸成殭廢,故讀之益覺詰屈為病。
今日欲復興「阿含學」宜從下列各方法著手:
第一、宜先將重要教理列出目錄——如說苦、說無常、說無我、說因緣生法、說五取蘊、說四禪等等——約不過二三十目便足,然後將各經按目歸類,以一經或二三經為主,其他經有詳略異同者,低格附錄,其全同者則僅存其目,似此編纂一過,大約不過存原本十分之一。而阿含中究含有若干條重要教理,各教理之內容何如,彼此關係何如,都可以瞭解,原始佛教之根本觀念,於是確立。
第二、將經中涉及印度社會風俗者,另分類編之。而觀其與佛教之關係,如觀四姓階級制之記述,因以察佛教之平等精神,觀種種祭祀儀法之記述,因以察佛教之破除迷信。
第三、宜注重地方及人事,將釋尊所居遊之地見於經中者列成一表,看其在某處說法最多,某處某處次多,在某處多說某類之法,又將釋尊所接之人——若弟子,若國王長者,若一般常人,若外道等等,各列為表,而觀其種種說法,如是則可以供釋迦傳、釋迦弟子傳、印度史等正確之資料。
以上不過隨想所及,拈舉數端,實則四含為東方文化一大寶藏,無論從何方面研索,皆有價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