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非佛說論的由來 作者:伊藤義賢(日本山口縣人1885~1969,京都大學文學博士, 歷任教授、本願寺局長 )
對於大乘非佛說論,若無專門知識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吧!所以特先解說如下:
蓋釋尊一代五十年間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攝入小乘教,就可大別為:小乘教與大乘教。就中,人天教是於迷界教人怎樣生於人問或天界的法門,故以轉迷開悟為目的的釋尊本懷來說,當然這是一種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為:只懷小志的聲聞、緣覺(又稱辟支佛或獨覺)者所乘的教法。這通常稱為二乘人。當然其所證的果報亦不過是小涅槃的灰身滅智而已。因為他,並沒有大志,堪忍於永劫的修行以濟度眾生,而期證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意想著早一天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速證阿羅漢果罷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這與聲聞、緣覺者不同,乃矢志累積永劫的修行,漸進菩薩的五十二階位,至於成佛而證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釋尊宛若醫師的應病與藥,對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對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這些教法筆錄成書的,即所謂的三藏經典了。這又叫做一切經、大藏經。其卷數據「開元釋教錄卷第十」的記載,至唐開元十八年,共譯出了五千四十八卷。其後更陸績地從印度傳譯了許多經本到中國,故至元代,其卷數已增至六千數十卷之多了。
考這些經典的成立,大約有兩種形式。一是:於佛滅後由長老輩集合聖弟子,共同合誦佛陀的言教,編集而成的。這叫做結集或合誦。一是:不經遇上述的形式,而由師父直接傳授所聽的教法,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此中,大乘經典大部份都屬於此類,而小乘經典則屬於前者。起初,佛弟子尚能以口誦相傳的方式分門別類各傳各的經典,而無所謂的結集。但到後來覺得有筆錄的必要了。這就是小乘經典經過大家合誦成篇的原委,因此異木亦較少。反之,大乘經典就不同了。因係由私人各別口傳的,所以在傳承中,未免有多少的出入了。這就是大乘經典具本多的理由。不過,至於其經典本身的價值,就無二致了。寧可說,後者是由深信不移的虔誠下傳持故,較之前者有過而無不及。
此中小乘經典(三藏)的結集,前後共舉行了四次。第一次是佛滅那一年的夏天,在阿闍世王(Ajatasatru)的外護下舉行的。這時同時亦有:「方等經」、 「佛種性經」等少量大乘經典的結集。第二次是佛滅後百年代(西元前五世紀),在迦羅阿育王(Kalasoka)的外護下舉行的。第三次是佛滅後二百年代﹝西元前四世紀至前三世紀﹞,在達磨阿育王(Dharmasoka)的外護下舉行的。上述的三次結集均在中印度地區舉行,但第四次結集就不同了。是在佛滅後四百年代﹝西元前二世紀﹞於北印度,在迦膩色迦王(Kaniska)的外護下舉行的。據「大唐西域記」卷三的記載,這時統一了對經藏、律藏、論藏的解釋,但據後代的所傳,僅系統一針對迦多衍尼子(Katyayani)的「發智論」(小乘論)而著出「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小乘論)而已。據西藏所傳的他那難陀(Taranatha)的「印度佛教史」,當時已「校訂以前的諸寫字」。由此推測,可知當時被筆錄的經典確已很多了。
這些小乘經典(三藏),現代的學界稱為原始經典,而將其教義,稱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案這些小乘經典,當初隻在中印度和西北印度流傳而已,直到第三次結集完結時-佛滅後二百年代,始由摩呬陀(Mahinda)奉阿育王命,攜帶當時小乘聖典並率領一行七人,把它傳到錫蘭島。這就是南方佛教的濫觴。這些經典,後來經名為佛音(Buddaghosa)的印度摩竭陀國的僧人,譯成巴厘文(Pali)後,始展轉傳譯。這就是目前所謂的南傳大藏經。這些小乘經典,後來更傳至緬甸、泰國等地區,復被譯為該國的文字。這一系統的佛經,現代的學界,總稱為南方佛教。
以上是小乘經傳譯的梗概。對此,大乘經典的大部份,已如前述,並非經眾多的大弟子共同結集的,僅是由特殊人物私自傳誦而已。所以雖不像小乘經典的有統一性,但文章卻很整齊,異本亦多,其中有詳傳者亦有略傳者。例如:同一「大無量壽經」,就有:二十四願經本、四十八願經本、三十六願經本等等的不同。如再加上英譯、日譯等所用的梵本,至少也有七、八種之譜了。此外,如:般若部的經典,也有六百卷本、四十卷本、二十卷本、六卷本、五卷本、三卷本等等的不同,其距離之大,幾乎令人吃騖。此種散漫無統一的大乘經典,足夠為昔日未經合誦的明證。這些從印度傳至中國的大小二乘的經典,就是所謂的漢譯大藏經。此外,復有西藏所傳的大藏經,更有由西藏傳譯蒙古語、滿洲語的一切經。這一系統的佛教,對上述的南方佛教,總稱為北方佛教。
那麼,小乘經典經過了第一次、第二次等數次的結集,而大乘經典究竟如何呢?是否也曾經遇合誦呢?關於這問題,在「增一阿含經」卷第一、序品第一中已有明確的記載。即:「大乘教是有遠大理想的菩薩們所修的教法,所以必須另外結集為雜藏。」(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不可觀,將來後進懷孤疑,此菩薩德不應棄。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其理由是:因為大乘教義玄邃而難解故,不適於急欲速離生死的聲聞、緣覺修習,所以阿難作此主張。可見大乘經的大部份是由私人編集傳承的了。這種由私人編集的經典,含有用各人的方言來傳授的意味。因為佛教與婆羅門教不同,不主張四姓的差別,故盡可用自己的方言傳持經典,絕不像婆羅門教的非用婆羅門的語言就無法傳誦吠陀經的作風,故無論任何階級,任何時代的人,均可用自己的俗語來傳持。這也就是大乘經典的原本,不全用梵語(Sanskrit),而參雜了中世印度雅利安語的理由。例如:本用錫蘭語傳譯的小乘經典,後來改用以中世雅利安語的方言-巴厘語傳持,其目的不外就是:想使佛教普遍傳揚。可見混用中世語形的梵文大乘經和巴厘文典,是出自同一時代-中世期,而毫無新古之分。
如上述,在釋尊的言教中,其所以有大小二乘之分別,不過是由於眾生的機根不同而來,正如學校的分初、高級一樣,乃根據學生的能力施設的。若把釋尊當教育家來看,此道理即自可明瞭。當然在其教法中,要分大乘、小乘、人天乘等別了。然而,不幸的很,釋尊的這種苦口婆心,後世的弟子竟有人加以否認了。說甚麼大乘佛教並非佛說、釋迦說的,僅是所謂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小乘佛教而已。或說:大乘佛教是由小乘佛教脫胎,進展而來的。甚至,更有人主張:大乘佛教是於佛滅後四、五百年紀,由逸名的天才惑觸到佛的靈感,假託阿難的名字杜撰的。這種駭人聽聞的論調,當然是非我人所能苟同的謬論。不肖為訂正這種錯誤思想,竟費了二十餘年的工夫加以探討,而將研究所得著成本書-大乘非佛說論之批判,公諸於教界,以期能正視聽。尚願讀者先睹此楔子之後,進而再精讀本論。
蓋大乘非佛說的唱出,是始自佛滅後四、五百年紀,大乘佛教形成後的事情。當時因大乘教徒貶稱聾聞為小乘的自了漢,故小乘教徒為了反擊大乘教徒,乾脆就把大乘教罵為:非佛說的外道了。可見大乘、小乘不過是彼此間的褒貶語-對立語,並非聲聞教徒把自己的教法叫做小乘。這是今日的學者一致所公認的意見。不過,這種說法是極為武斷的臆測。因為在阿含經中,明明記載著釋尊親自說的:「佛土境界不可思議,非小乘所能知。」對此,舍利弗亦無可奈何,只好甘受了。如此,在阿含經中,聲聞乘被貶為小乘,這是出自釋尊的親口,並非後世附加的新語。所以阿難才提出:「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的建議。由此可見,大小二乘的對立,並非後代的擯斥語了。那麼,從何時開始,由什麼因緣,唱出了:大乘非佛說呢?這不是後代才發生的事情,且早於佛滅後一百年紀(西元前五世紀)就已醞釀,到了佛滅二百年紀更為顯著而已。這無非是反映著大乘早於印度流傳的證明。可見:「大乘經典是佛滅後四、五百年紀,由無名的天才,蒙佛靈托身著出」的說法,是不證自破的謬論。那麼,為何於佛滅後百年間,對大乘會發生懷疑呢?那就是從那有名的大天(Mahadeva)起因的。原來大天在佛滅後百年紀,提倡了極為進步的學說(攝取大乘教義之說),而極力主張,唯有如此才是真佛教,同時更建議:「能說法者,亦應作經。 」他的這種炸彈性的論調,給予當時的佛教界的衝動,當然是巨大的了。
他所主張的教義究竟是怎樣的呢?今舉一例說明之,例如:他對阿羅漢的見解,就主張:即使成為阿羅漢的聖者,其無明亦尚未斷盡。這心種說法,若由崇奉小乘經典的行者來說,無非是一種誹謗了。因為他們認為阿羅漢已斷盡了無明。其理由,乃因他們的阿含經中明載著:十二因緣的無明是由「行」緣而來之故。換句話說,有了無明就有「行」,所以欲消滅「行」,則必須消滅無明。以小乘教來說,阿羅漢是已經斷盡了一切習氣(餘臭)的,所以認為阿羅漢是究竟的果報。對此,大天的看法剛剛相反,認為他們尚未澈證佛教的真實義,並極力予以反駁。這就是小乘教徒猛烈排斥大天的主張為:非佛說的理由。老實說,大乘經典中,有一部《勝鬘經》,此中,明顯的記載著:「阿羅漢、辟支佛、最後身菩薩,為無明住地之所覆障故,於彼彼法不知不覺。以不知見故。」可見阿羅漢仍末完全斷盡無明是很顯然的。大天因知道這些大乘經典的記載,所以才堂堂向他們提出異議,而主張:唯有如斯,才是真正的佛教。由此可知,當時的佛弟子確有少部大乘經典的流傳。大天的建議:「能說法者,亦應作經」的意思,不外就是喚起當時師資相的大乘教徒,提醒他們應該要公開的把佛語整理、編纂、公表的意思。絕不像現代的學者所謂的「將非佛說的東西,假託阿難,杜撰使其成為佛說」的意思。在嚴守不妄語戒的古代與現代不同,那有被尊為阿羅漢之尊大天,竟會做出這種愚昧且破壞道德的事情來呢?果真如此,那麼,大天的主張,也絕不會受到當時嚴守戒律的教團所支持了。這無非就是:當時已有很多大乘經與的明證。如上述,大天因根據大乘經的教義,主張真正的佛法故,被小乘教徒恨入骨髓,致使怨人尤物,連大乘經典也被罵為非佛說了。因此,在第一結集時所作的:「方等大乘......及諸契經為雜藏」的決議,到了後來也變卦,並且益加嫌惡大乘教了。我想,這就是大乘非佛說的惟一根基,且於佛滅後二百年紀,更顯著的發展為小乘教徒的傳統口號了。
當時對大天的主張,已有贊成與反對二派,故教團也就分裂為二部了。大天的這一派叫做大眾部,而反對的那一派叫做上座部。這就是印度佛教在宗旨分裂的濫觴。所謂的部就是相當於某某宗的宗的意思。此二部,到了佛滅後二百年紀至一一百牟紀(西元前四世紀至西元前三世紀),從大眾部分出了九派,從上座部分出了十一派,共合為所謂小乘二十部派的佛教。考這些分派的原因是由於:當有人發現大乘經典中的教義,就據此提倡新的主張而來的。關於這請參閱本論「第四章小乘諸部與大乘經典」篇,就有詳細的引證。我們由這些文獻便可以瞭解大乘經典是經釋尊親口說後,由特殊人物傳承的。這些人,就是被稱為菩薩的人們。至今知名的有:慈世子菩薩、婆須蜜菩薩、馬鳴菩薩、瞿沙菩薩、後馬鳴菩薩、達摩多羅菩薩、僧伽羅叉菩薩、龍樹菩薩、提婆菩薩、婆羅提婆菩薩、毘闍延多羅菩薩、摩帝麗菩薩、河梨跋莫菩薩、婆秀槃頭菩薩、達摩達帝菩薩、勒那多羅菩薩、達磨多羅菩薩等十七人(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二)。可憐,現代的學者中不乏有那些不探究這般的消息,而妄說:大乘是小乘的進化,或說大乘是後世的無名天才假託阿難敘述的等等謬論之輩。他們根本不窮究小乘經典,亦不明小乘的分派就是起因於攝入大乘思想而來的史實,而只盲目的踏襲西洋學者所作的主張-大乘非佛說。這種人云亦云,毫無批判的研究態度,誠是可悲,同時也難免受武斷輕率之譏。試想:無法閱讀漢藏經典的泰西學者,那能斷定大乘非佛說呢?我人豈可毫無批判的附和呢?這真是令人費解而不勝遺憾的事。
若翻開小乘的阿含經,無論是漢譯,抑或是南傳,皆有:釋尊說三乘教法的記載,對於此,我人要如何交代呢?所謂的三乘法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小乘經典稱佛乘)。前二為二乘,後一為菩薩乘、佛乘的大乘。南北二傳的阿含經,既然有此記載,豈能說大乘非佛說嗎?可見作此主張的人是一種無根據的獨斷,而且是極為怠慢的了。小乘經典,明二乘的教法,雖然較為豐富而詳細,但對於菩薩乘,則惟有片鱗的暗示,幾無詳文記載。當然,除了小乘之外,必須得有大乘經典的存在了。
現代的學者動輒以:小乘經中的聽眾,都是史上的人物,而大乘經中的聽眾都非史上的人物為由,作為大乘經非佛說的論證。或說:在小乘經典中雖說有過去、未來諸佛,至於現在佛則唯有釋尊一佛而已。然而,大乘經典,似乎說及了十方世界現有無量諸佛的存在,因而駁大乘經為後代杜撰的偽經。這些令人驚駭的論調,無非就是由於未精讀經典所致,殊為汗顏之至。因為在漢譯的阿含經中,根本已有很多無量諸佛、菩薩、諸天等現存的記載。就是南傳的藏經,也詳載著眾多諸佛在十方世界說法的倩形,這還成問題?足見以此為由的大乘非佛說論,根本是一種荒謬之說了。如此推測,不難知曉在小乘之外,另有很多大乘經典的存在了。只不過是:因為義埋玄邃,另結為雜藏而已。據「善見律」與「四分律」的記載,當時雖已有少量如「佛種經」、「方等經」等大乘經的結集,但大量的大乘經,因上述的理由,尚末被公開而已。不僅是如此,尚值得一提的是:小乘經中,亦有大乘經所說的:「一切眾生悉得成佛」的教法,更記載佛陀為了要引導凡夫令其修習菩薩行,或授記菩薩得成佛道,而出現於世的明文。若由此推察,大乘是佛說,非但不成問題,且根據小乘經,反可證明釋尊的出世,就是為了說大乘而來的了。除外,「雜阿含經」中,亦有大乘經典所說之法性,一如的緣起法門之思想,故更可證明大乘非佛說論,就是依據小乘經典來說,亦不得成立的謬論無疑了。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另有:佛滅後二百年紀(西元前四世紀)的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四部,已依用了「大般涅槃經」等大乘經典的事實。又佛滅後三百年紀,由上座部分出的犢子部,也依用此經典;佛滅後四百年紀(西元前二世紀),有部宗所結集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小乘),也明載了「大般涅槃經」已存在的史實。按這部「涅槃經」,每當說及種種莊嚴時,最後必結為:「如西方安樂世界」或「如安樂國諸菩薩等」等句。這當然是比擬阿彌陀佛淨土的說法。由此可知佛滅後二百年紀,詳說阿彌陀佛的「大無量壽經」等淨士經,早已存在了。可惜!現今的學者,動輒以:淨土三部經的成立年代和古傳的確證缺乏為由,而加以懷疑,這誠然是極不合理,而又不知文獻的重大錯誤。例如:「婆沙論」(小乘)成立後不久,自中印度移至北天竺的馬鳴菩薩(Asvaghosa),即在其「大乘起信論」中,明述了往生西方彌陀淨土的法門,並叫欲知詳細的人,多看經文,謂:「如修多羅(經典)說」,以為防退之方便。又龍樹大士(Nagarjuna)「十住毘婆沙論」也有難易二道教判。即明證了阿彌陀佛的淨土。這如何可妄說:如「大無量壽經」等大乘經典是佛滅後四、五百年紀出世的逸名天才之新構想杜撰的呢?要知:如「大無量壽經」等大乘經典,是早於馬鳴菩薩以前就存在了。如果說真的是杜撰的話,這幾位大菩薩怎會依用它呢?當然,若用科學的眼光列舉文獻加以檢討,則經文的體裁、形式、組織等等,難免有些出入的地方,但這是由於傳承人的頭腦之精粗而來的結果,這點倒可作大乘經典早與小乘經典同時存在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