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7, 2017

大乘佛教的特質 作者:木村泰賢

大乘佛教的特質,是怎樣的呢?這不用說,詳細說來,是很不容易的,但

若舉出顯著的幾點,大約如下:



第一、小乘教的時期,在於自求解脫,他人的救濟,對於自己的解脫道,不是必

然的條件。在大乘,因為人們終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人人都能如佛一樣的成為佛陀

,是以濟度一切眾生,就成大乘的最終理想。在小乘,是釋尊一佛主義(除過去未來

佛),在大乘;承認諸佛的同時存在,也是從此而來的,就是人人都得成佛,不唯釋

尊一人的成佛,即在其他也有與釋尊同樣的佛,至少在他方世界是可有的,就是基於

這種理由的結論。然如實說,成佛是最終的理想,一下子實現這個,是不容易的,從

這地方看大乘,要先做佛陀侯補者的菩薩,在先輩的菩薩而行菩薩道。菩薩者,是求

菩提(等於佛陀的開悟)之人的意義,是修業時代佛陀的異名。菩薩,不如聲聞必限於

出家者,雖在家而行世間道,如去我欲而利世間,把人人導於善道的功德,最後同向於

佛位,同被認為菩薩的。這在家的求道者,反是菩薩的本位。於此意義的菩薩道,是

一種世俗道,如嚴密的說,可以叫做綜合世俗道與出家道的第三道。然雖同樣的叫菩薩,

但在其間有種種的種類與階級,而幾近於佛位的菩薩也有,僅起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念願

的一初發心菩薩也有,並不一樣。到大乘,以文殊、普賢、觀音為始,而立無數菩薩的理由,

也就在此。以這菩薩為中心的,是大乘佛教的特徵,對小乘(聲聞乘、羅漢乘)而把大乘叫

做佛乘或菩薩乘的原因,也在於此歸結的說,大乘立場,在以佛陀為理想,返於佛陀的精神,

向於這種的目標。於此意義,大乘,也可說是在從深的立場而謀原始佛教的復活。



第二、諸菩薩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本願,元以在家為本意的,所以不如小乘

以隱遁為主義,反而是遊履於世間,活動於世間,舉世間以救濟,為他本來的立場。

在這兒,即與解脫的要求而建設更好的世界,換句話說,欲把出家道與在家道的三大

任務同時做完,以此結果而被立的,就是理想王國的淨土理想。小乘以個人的解脫為

主,所以沒有淨土的理想,大乘有淨土理想,全是顯示大乘欲舉世界而理想化的希求

,作為大乘的特質,是最需要注意之處。



第三、大乘,適應於認可現實生活的價值,對那基礎之欲或煩惱的考察,與小乘

的看法,也有很大不同。在小乘,因為人生是有苦,有欲的,所以如欲避苦,就非滅

欲不可,而專取消極的回避法。在大乘,對以小小我欲為苦之因的一點,雖與小乘沒

有不同,但把欲的意義發掘下去而達於無限欲,據此無限欲,以無限生命而求佛陀的

心生,即於欲而承認道德的宗教的意義。因而對於人生的苦惱,也不如小乘取回避

法,以此為機緣,進於更高更深生活之處,雖有苦的真意義,但在這兒也有求道德的

意義,結果,菩薩為愛好眾生的救濟而赴於苦痛的,反成真正的脫苦之道。適應這個

而被認為不息往返於苦惱的輪迴,大乘與小乘,也是異趣的。在小乘,以上息輪迴為

理想,大乘,根據輪迴,期望無限的向上而涉及永遠的修業,因為這是可能的,所以

從修業的立場看,輪迴,是很可視為菩薩本願實現的必須條件。如簡單說,對於欲、

苦、輪迴,可看出倫理的價值,把這轉換至自主生活,始終欲進於積極活動的,是大

乘人生觀的特色。



第四、如前所說,把一切考察的出發點,置重於心的,是原始佛教的立場,一到

小乘,以心為動的條件,即在外的存在也注意,而那方面也漸漸含有重要的意義,終

于在這當中,產生那麼利害的極端實在論者。大乘佛教,從歸於原始佛教的立場,欲

再使一切歸著於一心。可是,此時一心的意義,比原始佛教所說,還要更深,經驗的

心也好,物也好,是綜合一切的一心。基此,或從認識論的方面,或從本體論的方面

,欲漸次的精細的規定心之活動狀態的,實為大乘哲學的中心問題。所歸著的,在我

們一心內,具備等於如來的方面(如來藏或佛性)與無明煩惱。由他表現的如何,而

能現作迷、悟、地獄、淨土的,是為他的歸結。基於這個,一切的現象,不過是我們

妄心的表象,從這立場講,就成一切空說;離妄心的真心表象,從這立場講,世界是

就照那樣的如如之相。因成這樣的看法,所以於此成立真空妙有的世界觀。一切大乘

思想,看來都是從此處出發而歸結於此處的。



第五、最後應舉大乘思想的特質。大乘,本是策應時代精神而起的,同時,合有

策應時代精神的彈力性。釋尊的原始佛教,對當時的時代,表現甚深的顧慮,那是無

須贅說的。到了小乘佛教,由於唯給原始佛教找查材料,毫不顧慮時代精神,所以小

乘就漸次涸竭。大乘在某種意義上,實是反抗這個,接觸時代精神而產生的佛教,同

時是為救時代之弊而起的運動。因而在大乘思想中,是以種種形態反映當時精神界諸

問題的。或可說是不理解當時一般的精神文化,就不能正當的理解大乘,他們之間,

是有那麼密接關係的。這點,大乘佛教,涉於種種的國土,處於種種的時代,以其機

能為發揮的契機,而非大大注意不可的。



要之,大乘對小乘教的消極而是積極的,小乘教的教會傳統作風,其初至少是由

個人自由主義者的運動而起的。小乘教是以個人的解脫為目標,大乘是以社會的救濟

為目標,對小乘教的隱遁,大乘是活動的,對小乘教的專門出家,大乘是通俗一般的

。然其口號,是同歸於佛陀的一語,又實際上,在繼承原始佛教的精神、心裏一點,

大乘比小乘佛教,或可說是更近於佛陀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