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9, 2017

The Origins of Insight Meditation

卡曾斯認為,大體上今日(在緬甸的重新興起的)內



觀修行形態似乎不可能追溯到19世紀之前。參見

Cousins, LS《內觀修行的起源》,溫宗堃譯,載於《

正觀雜誌》第30期(1-50),2004年,第16頁。



-----------------------------------------------



出處: https://goo.gl/07kbZX (全文&自取)



 



本文原名“The Origins of Insight Meditation”,

刊於《佛教論壇》(The Buddhist Forum),第四冊,1996年,第36-58頁。



【作者簡介】

Lance Cousins是歐洲頗負盛名的佛教學者,曾任教於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二十多年,並擔任過英國佛教研

究協會和巴利聖典協會(PTS)之主席,現已退休,居住

牛津,潛心作研究。他專精於印度佛教、阿毗達磨、巴

利三藏及梵語、巴利語、俗語等,也注重修行。三十多

年來撰寫了數量頗多、論點甚具影響力的論文,包括:

1.南傳阿毗達磨,2.專題(教理、教史),3.佛學概論,

4.佛教修行,5.書評等等。2003年年初,Cousins教授

也曾應邀來台,於中華佛學研究所演講。演講的題目乃

關於一新出土的《長阿含經》梵語寫本,以及色界、無

色界禪那和歷史上佛陀的關係。





------------內觀修行的起源(節錄)----------



閱讀相關文獻之後,我們會輕易地獲得一種印像:現今

流行在在東方領土一樣;同時它適用在塵世的混亂生活

中,就像它適用在僧院的寧靜生活中一樣。上座部佛教

裡的主要修行方法,是一種特殊的、為支持者強烈推薦

內觀修行(insight  meditation)。最近幾年來,這種

修行方法已經從緬甸傳播到其它的南方佛教國家,甚至

傳到南方佛教國家以外的地方。今日,在英國、德國、

印度、美國以及許多其它國家,都 可以找到教導這種

內觀修行的中心和老師。這些老師和修行中心, 幾乎

全部都源自緬甸,雖然他們並非屬於同一個修行系統。

這種內觀修行已大大地被提倡——也許單一個(出自眾

所周知的德國僧人向智大長老(apo ika Mah thera)的

)引文就足以說明:

----------------------

這個古老的「念處之道」,如它在二千五百年前是可行

的一樣,在今日也是可行的。它適用在西方世界,就像

它適用在東方領土一樣;同時它適用在塵世的混亂生活

中,就像它適用在僧院的寧靜生活中一樣。事實上,正

念,在每個地方,在任何時刻,乃至對任何人而言,都

是正命與正思惟所不可或缺的基礎。

----------------------



在這篇文章裡,我首先檢視這種修行法以及其他南方佛

教的修行法在當代的實踐情況。然後,我簡要地論及這

些派別在近幾世紀的根源盡可能追溯至它們為人所知的

年代。接著,我轉而論述此種修法所獨具的特色,以及

它的文獻來源:西元第一個千年內的上座部註釋文獻已

有相關的資料。之後,我再檢討該註釋文獻的來源為何

。我發現這種註釋文獻的主要來源在於一個較晚期的經

典(later canonical work)——《無礙解道》(Pa

isambhid  magga)。 我也試圖將它的歷史脈絡定位在

分別說部(Vibhajjav  din)和說一切 有部(Sarv

stiv  din)形成之時。最後,我簡短地檢視在佛教中這

種智慧傳統的較早起源,評論某些學者的論述,那些學

者認為內觀修行是一個晚期的發展(a later development)

,晚於佛陀的時代。



尤其,很重要的是,嘗試從對修行傳統真正有意義的角

度來問問題。這就是何以「我們真正所指的修行是什麼

」變得極為重要的緣故。通常「修行」(meditation)

的英文用法似乎指:為了培養某種心靈狀態或智慧而用

的重複性練習方法或技巧。這意思遠不能涵蓋佛教「修

行」的所有意思。的確,這語詞非常正確地指涉「覺支

法」(bodhi-pakkhiya-dhammas)或八正道。換句話說

,僧院活動, 如學法、教法、念經及誦偈,都同樣是

一種修行。這當然是《註釋書》的立場,且可能是傳統

的上座部佛教的立場。今日,許多修習「奢摩他修行」

的人(samatha meditators)仍然 持有如此的見解。從

此來看,所有的僧人和大多虔誠的在家眾確實 都已在

修行。雖然許多人對修行(meditation)仍持有這種看

法。但是,就某些內觀修行派別而言,這就不是他們經

常持有的立場。對他們而言, 傳統的唱誦、默念,完

全不算修行,或者只算是一種低等的修行。 對如此的

僧人或在家眾而言,在現今的佛教裡只有少數人在修行

。這樣的立場可能是改革的產物。上座部歷史裡一再有

種傾向, 企圖將佛教與僧團復興到一個被他們認為是

根本的且適宜的理想況態。改革運動確實常常發生在近

一千年的南方佛教歷史之中。然而,沒有證據證明過去

這改革和內觀修行有關。至少有時候,它與僧院實踐和

傳統學術較有關。大體上,今日(在緬甸的)內觀修行

傳統似乎不可能追溯到十九世紀之前。諷刺的是,唯

獨密教傳統(esoteric tradition)的傳承,可證明是

比這種內觀修行還要古老的修行方法。這傳統的一個分

枝在十八世 紀時,由暹羅(Siam)王所派遣的僧人傳入

錫蘭。此實踐方法似乎在十九世紀期間已在錫蘭滅絕。

但是,如上提到的,它仍存於柬埔寨。在過去它必然更

普及,無論如何,它顯然與仍存於泰國的 某些禪法有

關。過去的確很可能存在著一個修習多種「止修」方法

的傳統。相對而言,內觀修行,作為一種修法,可能

是在某種程度上以典籍為依據的一種復興活動。(當然

,它向來是「止的修行」的附屬物(adjunct),為進階

修行者所修習。)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得更明確,它主

要的出處是覺音(Buddhaghosa)的註釋書,尤其是《清

淨道論》(Visuddhimagga)。一些在緬甸具有影響力

的內觀修行老師,相當精通阿毗達磨,但是,如我們將

看見的,阿毗達磨並非他們提出內觀修行的主要根據。

(我不是說他們未利用其三藏佛典(canonical

Buddhism)的知識,他們當然有。但重點是,他們所呈

顯的理論,乃建構在《清淨道論》的模式上。)





我將再回頭來看這個學術的觀點。但是,應先來思考「

只有內觀是真正的或者專屬佛教的實踐」這樣的觀點,

是否有聖典的支持。 當然,有些文獻強調聖者的階位

在佛教傳統外是沒有的。如上所提到的,也有些文獻強

調四聖諦的教學是專屬於諸佛的。有時候我們也讀到四

念處(four establishings of mindfulness)是一乘

道(a path which is ekyana)。這常被解釋為「

唯一的道路」(the only way)。然而,Rupert

Gethin 對此語詞的詳細討論已提供很清楚的說明:

「如果,沒有一個地方,它的意思清楚、明確地指「唯

一的」 這個意思,那麼在念處(satipahna)的脈絡裡

採用這個意思,似乎是相當悖理的。」

-----------------------------------------------

葛汀引用Böhtlingk和Roth的研究指出,在奧義書

和史書中,“ ekāyana ”有四種意涵:作為名詞

有三種意思:(1)「孤獨的地方——只有一人去的地

方」;(2)「會合處、人們或事物合而為一的地方,

或者聚集為一」;(3)「去至太一,或者,產生該結

果的修煉」;作為形容詞時,則舉“ ekāyano mārga”

為例,意為(4)「寬僅容一人的小俓」。

葛汀提到:此中的第一和第二的意思,分別對

應註釋書五種解釋中的第二和第五種解釋的基本意思。

葛汀接著探討“ ekāyana ”在其他巴利文獻中的

意涵,他指出《中部.師子吼大經》的“ ekā

yana magga ”,應理解作「導向某一特定處,且僅是

該處的一條道路」;而出現在《本生經》三處偈頌

裡的“ ekāyana ”,則應分別理解作(1)「一

次攻擊」(one charge)、(2)「狹窄的或孤寂的」

、(3)「狹窄的」。葛汀認為:綜合梵、巴文獻,“

ekāyana ”最常表示兩個意思:(1)僅一人行的

地方,意味著「孤寂的」或「狹窄的」;(2)「去向

一處」;因此考慮到沒有一個例子顯示「唯一的」的意

思是恰當的意涵,若在四念住脈絡中採用這個意思,似

乎相當乖張。



Fuyan Buddhist Studies, No. 6, pp. 01-22 (2011) Hsinchu: Fuyan Buddhist Institute ISSN: 2070-0512





-----------------------------------------------



我們也許應該如此理解:「念」只導向一個目的地,即涅槃。與

此相對,有許多文句強調定(samdhi)與智(pa)的關係

,或說止(calm)與內觀(insight)的關係。後來的傳

統確實接受有阿羅漢依慧 而解脫 (pa -vimutta),他

們未修得全部〔色界〕四個禪那,甚至 未得任何的禪

那。然而,在較早的經文裡,真正提及這些阿羅漢的地

方,似乎大多說:他們沒有修得無色定或前五個神通(

abhi)。前四個禪那顯然未被提及。在一九二七年時,

E.J. Thomas 已經寫道:

「…禪那在一個相當擴張的結構裡只有四個階段,當然

,他們 也許曾經構成整個神秘過程。」

最近,Johannes Bronkhorst 和 Tilman Vetter 因不

同理由而認為禪那(jh nas)可能是佛教修行的原始核

心。有趣的是,這觀點與許多當代佛教詮釋者的觀點是

相反的。就那些詮釋者而言,內觀的方法才是佛教獨有

的發明——是佛陀對前人所知的補充。當然,這不必

然能得出以下的結果:在梯子的頂端增加一或二個階梯

,表示可以捨掉那梯子。如果我們並未精確地知道佛

陀之前已有的情形,如果在佛陀在世時與般涅槃之後,

不同的教學發展必然發生,那麼,我們很難說 佛陀本

人到底教了什麼。無疑的,像許多的教師一樣,他會希

望他的弟子以創造性的、且有效的方式去發展他原本的

教學。佛教後來的歷史正足以證明這種情況。無論如何

,我們可以說的是:在印度和其他地方,就大多後來的

佛教傳統而言,典型的佛教進路是綜合的,它試圖將不

同的進路結合在較高遠的理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