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9, 2017

(緬甸)時代雜誌「佛教恐怖的面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不畜刀杖,

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

,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

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性不偷盜,菩薩於

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

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

況其餘資生之具!性不邪婬,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

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

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性不妄語,菩薩

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

無心欲作,何況故犯!性不兩舌,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間

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

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

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不說離間語,若實、

若不實。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麁獷語、苦

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

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

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

語,如是等語皆悉捨離,常作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

、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

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踊悅語。性不綺語,菩

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

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

,何況故出散亂之言!性不貪欲,菩薩於他財物、他所

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性離瞋恚,菩薩於一切眾

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

心,永捨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又

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

直,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


--------------------------------


時代雜誌「佛教恐怖的面孔」(The Face of Buddhist Terror)

https://goo.gl/PZU4Rm


undefined





(photo by http://www.time.com)


時代雜誌報導緬甸賓拉登 https://goo.gl/73e5JB


"緬甸人口只有約 5% 是回教徒,絕大部份奉公守法,不

會無端生事,更不是極端的回教徒或恐怖分子;那些佛

教徒的殺人行為不是報復,而是主動逼害。其中一個年

輕受害人的母親便這麼說:「我的兒子被殺,只是因為

他是個回教徒。」"




维基百科 https://goo.gl/C1JPPy


"阿欣威拉杜的激進言論散落於他在YouTube上的講道影

片之中,以下以媒體有所報導引用的舉出幾個例子:

你可以充滿慈愛,但不可以與瘋狗同眠[14]。

在所有城鎮,大部份穆斯林都是殘忍和野蠻的[5]。

如果我們軟弱,我們的土地就會為穆斯林所奪[15]。"


佛教基本教義派興起 常迫害異教 https://goo.gl/7RcaiZ


"佛教徒一般給人慈悲、寬容的形象,但根據《外交雜誌

》(The Diplomat)報導,近年來東南亞佛教的「基本

教義派」正興起,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國的佛教徒

行為激進,不斷攻擊國內的少數宗教,國際媒體甚至使

用「佛教恐怖主義」一詞,形容東南亞的「基本教義派

」份子。"

------------------------------


緬甸宗教衝突讓人重新認識佛教

出處:紐約時報  https://goo.gl/whbbjB

作者:凱南·馬利克( Kenan Malik )




倫敦——對於西方自由主義者來說,或許沒有比佛教更

吸引人的宗教了。政客們討好達賴喇嘛,名人們尋求進

行佛教禪修,科學家和哲學家堅持認為,佛教能教我們

很多有關人性及心理學的東西。


甚至一些所謂的新無神論者都傾倒於佛教的魅力。對於

大多數支持佛教的西方人來說,佛教是一種深刻的人文

主義觀,它的哲學性高於宗教性,是一種創造和平與和

諧的生活方式。


緬甸的羅興亞人對佛教的看法則截然不同。羅興亞人都

是穆斯林,大多居住在緬甸西部與孟加拉國接壤的若開

邦。早期的穆斯林社區可以追溯到七世紀。如今,在這

個佛教徒佔90%的國家,大約有800萬穆斯林,其中每六

個人中有一個人是羅興亞人。


但對於緬甸政府來說,羅興亞人根本不存在。緬甸政府

正在開展全國人口普查,表格上共列出135個種族。明

顯少了一個:羅興亞族,政府堅持認為該民族必須將稱

自己是「孟加拉人」(也就是外國人)。總統發言人葉

杜(Ye Htut)最近表示,「如果我們詢問一個家庭的種

族,他們回答是羅興亞族,我們不會接受。」


羅興亞人面臨的問題,比政府拒絕承認他們的身份嚴重

得多。他們存在被滅族之憂。


自2012年以來,出現了一系列屠殺羅興亞人的惡性事件

。佛教暴徒攻擊並燒毀村莊、學校和清真寺,他們通常

會得到安全部隊的協助。數以百計的羅興亞人被殺害,

無家可歸者達到14萬人——超過了羅興亞族人口的十分

之一。獨立機構「防止種族滅絕罪行哨兵計劃」(

Sentinel Project for Genocide Prevention) 去年9

月發表報告稱,「最近的暴力事件不僅限於屠殺行動,

」已經朝著「在整個地區開展種族清洗的方向發展」。


佛教僧人領導了這場反穆斯林的活動,他們稱他們的行

動符合宗教信仰的要求。主要的反羅興亞人組織「969

運動」的名字代表著佛祖的九大屬性、佛祖教誨的六大

義法,以及僧伽的九大屬性。據稱,該組織的領袖——

名叫威拉杜(Wirathu)的僧人—— 稱自己是「緬甸本·

拉登(Bin Laden)」。他告訴一名採訪記者,穆斯林「

生育率高,而且非常暴力」。因為「緬甸人和佛教徒每

天都會被吞噬,」他辯稱,「國教需要受到保護。」


這名激進僧人曾提出了一項「國家種族保護法」,根據

這項法律,想娶女佛教徒但不信仰佛教的男性必須皈依

佛教,獲得政府的許可。該提案獲得了緬甸總統登盛(

Thein Sein,又譯吳登盛)的支持,可能會在6月底前

成為法律。


緬甸出現了佛教徒領導的大屠殺行動,鑒於這個醜陋現

實,我們如何能接受佛教是和平思想的理念呢?


很少有人會認為是佛教固有的東西引發了迫害行為。大

多數人會承認,緬甸的反穆斯林暴力活動源於該國的政

治鬥爭。


於1962年開始執政的軍政府不斷尋求通過煽動對少數族

裔的仇恨獲得民眾支持。軍政府剝奪了羅興亞人的公民

身份,並在出行、教育及土地所有權方面對他們進行限

制。該政府還對羅興亞族的家庭施行「二胎政策」,以

限制他們的人口。


弔詭的是,緬甸民主運動的成功反而導致羅興亞人的問

題愈發惡化。為了鞏固自身地位,政府加重了仇恨言辭

,而反對派拒絕支持羅興亞人,擔心這會使他們與佔多

數的佛教徒產生疏離。


民主運動的領導人——諾貝爾獎得主昂山素季(Daw

Aung San Suu Kyi)一直可恥地保持沉默,只願意泛泛

地譴責暴力活動。她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成員公開參與反羅興亞人的極端組織

。應為迫害行為負責的不是佛教信仰的信條,而是那些

傾向於訴諸衝突的人,他們披著宗教外衣,以便獲得支

持,為他們的行動提供正當理由。緬甸的情況與很多其

他涉及宗教團體的衝突相同——從巴基斯坦到尼日利亞

,從印度尼西亞到中非共和國。此類暴力活動的蔓延促

使很多人將宗教本身,特別是伊斯蘭教看作衝突的根源




當然,宗教的確在這些衝突中扮演了角色,但如果將它

們看作純宗教性的衝突,那就錯了。當一些爭奪政治權

力的群體對宗教加以利用時,宗教的作用通常是確立沙

文主義者的身份,沙文主義者認為,其他群體就是魔鬼

,而他們自身的行動是正義的。


緬甸的反穆斯林暴力活動,可能會使我們開始質疑我們

對佛教的既有看法。這些活動肯定會使我們質疑昂山素

季的立場,在西方,人們普遍認為昂山素季是一個無畏

的自由鬥士。


雖然很多西方觀察人士承認,緬甸的宗派暴力存在政治

根源,但值得注意的是,沒人願意像談論其他涉及伊斯

蘭教的衝突一樣進行細緻分析。羅興亞人的困境或許會

促使我們重新考慮全球範圍內涉及宗教的衝突,推動我

們採取不那麼非黑即白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