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7

道及婬怒癡, 是一法平等; 若人聞怖畏, 去佛道甚遠。

         往昔,師子音王佛在世之時,據說眾生的壽命,是十萬

        億那他由歲。

            那個國名,叫做千光明。據說那個國中諸樹,盡成自七

        寶﹔從那些樹,自然而然會發出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

        )不生、不滅、無所有之音,眾生聽了這種音,心裏都明白

        而得了道。是時,集於此佛的初會的說法的人,有九十九億

        人,而菩薩盡都得了「無生法忍」──相傳是這樣。

            師子音王佛於其化終即入無餘涅槃了。法住六萬歲,而

        佛在世時,從諸樹發出的法音,到此也一齊止住,自是以後

        ,人們都不能浸潤於那音聲即佛之教了。

        

        

            那時候,兩個菩薩比丘出世了。一個名叫喜根,又一個

        叫做勝意。喜根法師,容儀質直,不棄世,又不分別善惡,

        或裁判人。從而喜根的弟子,聰明而樂法,又好聽深義。其

        師,不讚美少欲知足,不讚美戒行頭陀,一味與諸實相清淨

        談說了。師說﹕眾弟子呵﹗一切諸法,淫欲相、瞋恚相、愚

        癡相,這就是諸法相,這就是實相而無罣礙﹗諸弟子依此教

        ,而能一相入智了。當時眾弟子,在眾人之間,無瞋沒有悔

        心,因為沒有悔心,故得生忍,因得生忍,所以也就得了法

        忍。既然得了這個生、法二忍,所以在實法中,其心之不動

        ,實在有如巨山。

            勝意法師是持戒清淨的人。相傳他常行十二頭陀,而得

        了四禪四無色定。於是集到法師門下的弟子,都是頓根,又

        都是始終分別思惟道,這是淨這是不淨的人們,因此,其心

        是轉動不常的。

            有一天,勝意法師到了鄉村,息在一個家,一如往常,

        讚說持戒,教人以少欲知足,談論應該常做頭陀行﹔又因為

        不知那一家的主人是喜根法師的弟子,所以盛行毀訾喜根了

        。他說﹕他是邪見雜行的人,絕不是純清淨的人。默然靜聽

        著法師之教的那一家的主人,到此始開口了﹕

            「大德,是淫欲法,若何等相﹖」

            「淫欲,是煩惱相。」

            「淫欲煩惱,在內乎﹖在外乎﹖」      

      

            「淫欲煩惱,不在內,不在外。若在內,不得待外之因

        緣而生﹔若在外,於我無事,不得惱我。」

            「淫欲若不在內,不在外,非來自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遍求實相而不可得。是法,不生不滅,無生滅之相,空,無

        所有,云何能為惱﹖」

            勝意法師聽完了這段話,心裏大不高興,然而又不能答

        其說,於是拂座而起說﹕「唉﹗喜根這東西,多誑眾,人著

        於邪道之中﹗」

            龍樹記這段話到這裏,加著評語說﹕「這個勝意菩薩,

        還不知道音聲陀羅尼的。聽到佛的所說,他就喜歡,聽到外

        道之語,他就瞋恚。聽了三不善,他就不高興,聽了三善,

        他就大喜。聽人說生死,他就憂,聽人說涅槃,他就喜。」        

            這樣地勝意法師,為了居士之語,大動其瞋恚之火,立

        刻回到自己的精舍了。立刻又召集弟子了。而用了最壞的話

        罵了喜根。接了這個消息的喜根法師,你說他怎麼樣了﹖他

        說﹕「唉﹗他是一個可憐的人﹗他因了大瞋恚﹗將墮於大罪

        了﹗」他又說﹕我此刻,非為後世的人們,說個深大之法不

        可,於是照樣集了眾僧,示之以他的著名的淫欲是道的偈頌

        。

              淫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別﹔淫怒癡及道,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道及淫怒癡。是一法平等,若人聞怖畏,去佛道甚遠。

              淫法不生滅,不能令心惱。若人計吾我,淫將入惡道。

              見有為法異,是不離有無。以知有無等,超勝成佛道。

            相傳當時三萬的眾夫子,聽了這一篇偈而體會了「無生

        法忍」。

            然而青年之時,自己經驗了女難的他,沒有忘記應該注

        意到這種空觀之鈍根者一事了。他在中論四諦品說﹕「不能

        正觀空,鈍根則自害,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反為

        所害」。

            順便說一說,這二位菩薩與其教,既然叫做喜根和勝意

        ,一如其名所暗示,前者是表示前五根與其世界的,後者是

        將第六意識的思慮分別的世界人格化的。我們從此語裏面又

        可以知道,感性尊重以及大小兩教的區別不消說,關於在家

        的菩薩與出家的菩薩,龍樹反而是暗中表示著尊重在家的菩

        薩之意。這也是因為其所根據的是華嚴經。總之,龍樹的宗

        教,不是思慮分別的勝意主義,的確是無分別,諸法一相的

        喜根主義。這就是「煩惱即菩提」,「淫欲是道」的宗教。

        這樣一來,那裏好像已經沒有道德,而龍樹看來像是虛無主

        義者或放縱的自然主義者了,但其實絕不然。由於這樣的主

        義,為什麼會產生,不,為什麼會共存,像他寫給他的親友

        禪陀伽王的信所表示似的嚴肅主義的道德,或者如易行品所

        示似的宗教﹖這裏本應說明此事,但是說起來話就長了,所

        以對於關於此點的第一部和第三部的交涉,這裏全部要把它

        省略不說──不過我只要一句

        

      

        ,在第一部裏面,已經開始於中論染染著品第八了。這且勿

        論,所謂許多人,依靠喜根菩薩之教而體會了「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法忍」,龍樹在什麼時候得了它呢﹖考之於他

        的一生,已如上面所說,他在外道時代之時,學窮而得不到

        自己的滿意。次轉入享樂時代,猶不可得﹔轉過來入了小乘

        的禁肉主義,也得不到﹔進而入了大乘,還是得不到﹔最後

        入了龍宮,始由於華嚴經而體驗了──相傳是這樣。若然,

        我們就再來說,在龍樹,為第一部教學之目標的智,成立上

        何以有可能性,其次,再說明其何以生出第二部的「行」,

        而終於開展為第三部為宗教思想的中心「信」。因此,以下

        要稍為依據能釋的十住毗婆沙論,正確地尋理論之跡,最後

        專在所釋的華嚴經上面,確探「無生忍」的意義。



佐佐木月樵(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46冊)



 



平等不二





道及婬怒癡,

是一法平等;

若人聞怖畏,

去佛道甚遠。



──大智度論卷六.釋初品中意無礙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婬怒癡,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但此偈卻說它們是平等的,這是什麼道理呢?又為什麼說聽了這句話而心生恐懼的人,距佛道很遠呢?



在沒有學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樂都很清晰鮮明。但許多人也知道,大貪大瞋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養性。有修養的人能控制情緒,而且能調整情緒,否則不僅對身體不好,也是對自我的懲罰。



婬怒癡就是貪瞋癡,名為三毒,是煩惱之中力量最強,而且是最難斷除的三種心魔。婬是過分的貪求,怒是瞋恨,癡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緣、沒有正見。



「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運用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來對治消融婬怒癡的三種心毒。在一般人看來,道與非道相對,就像智慧與煩惱是對立的一樣,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薩等已解脫的人而言,婬怒癡與戒定慧是平等的,因為已經沒有婬怒癡,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這個思想,在禪宗的《六祖壇經》有「煩惱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維摩經.不二法門品》講得很清楚。例如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正與邪不二等,因為已得解脫的人,心中已沒有對立的事物存在,沒有道和非道等的兩種極端。如果認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認為有智慧,也就還有煩惱。世上若無邪惡,則一切的道德觀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無煩惱,則用來除煩惱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脫的,沒有對立的現象、感受、經驗,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發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當成平常事來看是相當難的,不過我們必須練習著以平常心來待人處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僅煩惱與智慧平等,凡是偏執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對立的衝突。



聖嚴法師 <智慧一〇〇>



 



 



Thursday, February 16, 2017

正信的佛教,三寶必須具足

聖嚴法師 《法鼓山的方向》





「三寶」,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寶住世,人類就有光明,人類就能得到救濟,就有未

來的希望,所以三寶是萬世的明燈。



正信的佛教,三寶必須具足,缺一不可。如果只信佛,卻不信法、不信僧,那就等於是拜

神、拜天,只是求佛加持、保護、給我們幸福,卻不知修行的方法和道理,會被人視為盲

從的迷信。



如果只信法,而不信佛、不信僧,就等於是一種學問知識的研究,並不算是佛教徒;等於

只是在圖書館裡,把書一本一本的看完,雖知道書上的知識,但沒有用來作為自己行為的

標準。就等於光點菜不飽,數他財物不富。



如果只相信僧中的某一個人,而不信佛也不學法,那就像崇拜英雄一樣,也像認義父母、

認大哥一般。對佛教而言,如果只是崇拜、皈信某一個師父而說自己是佛教徒,便不是正

信。正信的佛教徒是依僧寶而來信佛、學法。修行佛法的目的是在增長智慧、自利利他。

所以三寶具足的重要性之於佛教徒,正如鼎有三足,缺一不可。



大乘非佛說的嗎?

大乘非佛說的嗎?





在龔牧師的想像中,發現了佛經不是佛說,該是佛教垮臺的信號了。事實上,他又估計錯了。因為「大乘非佛說」或「大乘是魔說」的口號,初是出於佛教的內部──小乘教的態度,而且為時已經久遠。中國佛教對此早已知道,但卻絲毫不受影響。縱然今日的日本,主張大乘非佛說乃至小乘《阿含經》也是非佛說的人,並不即是外道,倒是佛教徒的研究結果。但是,這在基督徒是不易瞭解的。佛教徒何以要跟自己的信仰過不去,要揭穿自己的底牌!龔牧師說:「大多日本僧侶都是『大乘非佛說』的信徒。」(三六頁)事實上,在我們中國,也有許多人是「大乘非佛說」的信

徒。只要他是尊重歷史知識的人,只要他是瞭解佛教思想發展變遷的人,他都會承認這是歷史的事實。《阿含經》非佛說,在中國雖未見有文字做明確的檢討,但在《海潮音》刊出的文章之中,也常常透露出這樣的消息,連我本人,也早就相信佛經並非全由佛說。因為佛經的內容,是由五種身分說的:佛說、佛弟子說、天仙說、神鬼說、變化說,這在佛經中表現得清清楚楚,龔牧師也引徵了善導大師的話說明了這一點(六九~七〇頁)。





佛教是崇尚理性的宗教,對宗教的信仰,絕不希望你來盲目接受,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味信仰下去,那便是迷信。因此,日本也好,中國也好,雖知「大乘非佛說」是事實,日本及中國的佛教徒,卻都是大乘佛教的信徒,而且對於大乘的教義,堅信不移,發揚光大,這是什麼道理?龔牧師可能感到迷惑了。





問題是龔牧師只強調「非佛說」之一面,而不明白「是佛法」的另一面。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精神,基督徒們永遠無從想像。佛教相信:非佛說的未必就不是佛法(如弟子等說的),佛法也未必全由佛的口舌來說(如佛的放光、神變、舉手、投足、看護病人等)。因此,佛的生活、佛的言教,以及經過了佛所印可的弟子們的對話,也都成了佛法,這在律部及阿含部中,隨處可以見到。





大小乘經是佛說的





從大體上說,《阿含經》的教訓,都還保持住接近原始狀態的面貌,但因初期的佛經,多靠口頭傳誦,直到佛滅之後數百年間,才有記錄成文的經典出現。故在師師相傳的過程中,誤傳及失傳的可能是不容懷疑;有的竟把佛滅之後的事也記錄在《阿含經》中,經文開頭仍舊按上「聞如是」的形式,這當不是阿難尊者的口氣。比如《雜阿含經》卷二五第六四〇經所預記的四惡王的事蹟,乃出於阿育王之前的希臘軍人入侵印度的前後,是在佛滅數十至數百年之間,而非經說的一千歲。這分明不是佛說,而是後人附加。至於《雜阿含經》中的〈阿育王傳〉,早經考證,不是原本《

雜阿含經》中所有,而是後人插進去的。像如此的經文,當然不是佛說,我們自是欣然承認。但從大體上說,《阿含經》──尤其《雜阿含經》是最可信的佛典,至於一定要把它認為是百分之百的佛口親說,相信是沒有那樣的必要。因為,《阿含經》中,有許多是由弟子們所說的,以及佛世社會僧團生活的記載。為什麼一定要認為佛的口說才是佛法呢?所以,我認為日本學者的認「真」精神是可佩的;他們以歷史進化論的方法研究的成果,也是可敬的。至於龔牧師以為不是佛口親說就不是佛法而是「偽經」,都是他的故意歪曲。





再說到大乘的經典,無疑的,大乘經典成為文字的流傳,乃是佛滅之後五百年的事。那麼,我該是不信大乘佛經的了?那又適巧相反,我是特別重視崇敬大乘經的,我在掩關期間日誦《華嚴經》,並拜《法華經》,這在基督徒是不會瞭解的。





這要討論到大乘經的形式問題和內容問題。從大乘經的形式上說,毫無疑問是印度佛教第二期(第二個五百年)的產品,但是,產在第二期的作品,未必就是第二期時代的元素。正像用今天的語體文寫出周秦的故事,總不能說語體文是現代的,周秦的故事也是現代人的捏造呀!所以,大乘經典的原始資料出於佛陀本懷,那是不用懷疑的。大乘經典的流傳,初期也必是由師師相傳而來,甚至有些定力很高的佛世弟子,在山中一坐數百年,然後再遇到人去求法時,便把他所知的經典傳誦出來。傳說,龍樹入雪山,從老比丘得大乘經,就可說明這一點。





當然,印度第一期(佛後初五百年)的佛教勢力,都在小乘僧團的掌握之下,自由思想並且鼓吹在家菩薩精神的大乘經,不會受到小乘僧團的歡迎。所以近代的太虛大師把它稱為「小行大隱」的時期。大乘經典可能就因此而隱於僧團之外的在家人的口頭傳流。凡是口傳的,絕不能保持原始的面貌,大乘經的內容裡,含有後人的加入及時代思想的成分,當也不必置疑。但是,若要因此而說大乘不可信,那就大錯而特錯,試問:當母親生下你時的你,跟現在的你,仍是一人呢?還是另一人呢?是相同呢?還是不相同呢?你的母親愛護你是愛護的那一個你呢?如果沒有神經錯亂,

當然會說:小孩的你和長大的你,都是你母親生下的你,不過長大的你是更堅強、更有智慧、更有作用了;然而,你的血統,絕不會因你長大而就變成另外一個人的。





大乘佛教的可敬可愛,就在它的成長與成熟,所以比小乘的更加可敬可愛。特別經龍樹、無著以及中國歷代諸大師的光大再光大,充實再充實,直到今天乃至永遠的未來,還要繼續光大和充實下去,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這就是「大乘非佛說」的另一面。





是佛說與非佛說





是佛說與非佛說,不是佛教注重的問題;佛教注重的是:是不是合乎佛法的原則?只要合乎佛法,是不是佛說,又有什麼要緊。佛法不是因為佛說而從佛口創造出來,佛法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只要能發現它,它就是佛法。佛陀鼓勵弟子們說法(《雜阿含經》卷三八第一〇六九經、卷四一第一一三八經;《增一阿含經》卷二三、卷一〇等),弟子們說法,並不就是背誦佛語;若把各人真實悟得的說出,也就是佛法。所以佛陀嘗說:「我已說之法如爪上塵,未說之法如大地土。」可見,佛教自佛開始,就把佛說與非佛說的問題解決了。如今龔牧師想利用這個問題來否定佛教

,豈不白費!他以為這是佛教的弱點,殊不知,這倒是佛教的堅強處;佛教並不將這問題當作城堡來守,他卻費盡了全力攻它,豈不可笑!





關於大乘佛說非佛說的問題,印順法師很有見地,讀者不妨參看一九五〇年十二月正聞學社出版的《大乘是佛說論》一書,那是專題研究,本文不過是針對龔牧師的意見略予疏導而已。





事實上,一書或一思想的價值,絕不能以「偶像」的觀念來判斷它。如要探究宇宙人生的根本所在,那是不妨把一切分別知見的葛藤,一刀揮斷的,中國的禪宗,就有如此的氣魄。佛也好,魔也好,一切都是凡夫的分別知見。當然,我們剛才是從歷史線索上說明佛經的價值與立場,是世間的俗諦而非究竟真理的第一義諦。





若要談到「偽書」,如根據龔牧師的尺度來衡量,世上的偽書可就多了,比如中國的老子《道德經》、希臘的荷馬史詩,乃至英國的莎士比亞的著作,都有問題。因為它們的著作者的身世都很難查考。事實上,儘管著作者的歷史身分有問題,對那些作品的價值,仍然無損分毫。





然而,世界上最可議論的偽書,龔牧師絕不會想到,那倒是基督教的《聖經》。



 



聖嚴法師《基督教之研究》



大智度論釋寶塔校量品

龍樹已經在大智度論說的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釋寶塔校量品第三十二(卷五十七) 大正藏第 25 冊 No. 1509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爾時佛告釋提桓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親近、讀、誦、正

憶念,不離薩婆若心,兩陣戰時,是善男子、善女人誦般若波羅蜜故,入軍陣中終不失命

,刀箭不傷。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長夜修行六波羅蜜,自除婬欲刀箭,亦除他人婬

欲刀箭;自除瞋恚刀箭,亦除他人瞋恚刀箭;自除愚癡刀箭,亦除他人愚癡刀箭;自除邪

見刀箭,亦除他人邪見刀箭;自除纏垢刀箭,亦除他人纏垢刀箭;自除諸結使刀箭,亦除

他人結使刀箭。憍尸迦!以是因緣,是善男子、善女人,不為刀箭所傷。



「復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親近、讀、誦、正憶念,

不離薩婆若心,若以毒藥薰、若以蠱道、若以火坑、若以深水、若欲刀殺、若與毒,如是

眾惡皆不能傷。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呪、是無上呪。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是明呪

中學,自不惱身、亦不惱他、亦不兩惱。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不得我、不得眾生、

不得壽命,乃至知者、見者皆不可得;不得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亦不可得

。以不可得故,不自惱身、亦不惱他、亦不兩惱。學是大明呪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觀一切眾生心,隨意說法。何以故?過去諸佛學是大明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

來諸佛學是大明呪,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現在諸佛學是大明呪,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中略)





【論】



問曰:



現有受持、讀、誦,入於軍陣,為刀兵所傷,或至失命。又佛說:「業因緣,非空非海中

,無有得免者。」是中佛何以故言「讀誦般若者,入軍陣中兵刃不傷,亦不失命」?



答曰:



有二種業因緣:一者、必應受報,二者、不必受報。為必應受報故,《法句》中如是說;

此中為不必受報故,說「讀誦般若,兵刃不傷」。



譬如大逆重罪應死之人,雖有強力、財寶,不可得免;有人罪輕,雖入死科,理在可救,

用力勢、財物,便得濟命,不救則死。善男子亦如是,若無必受報罪,雖有死事來,至讀

誦般若波羅蜜,則得濟度;若不讀誦,則不免死,是故不得言般若波羅蜜無有力勢。



復次,善男子、善女人若遠離惡法,調伏其心,煩惱折減,一心直信善法,無有疑悔;從

久遠已來,修集福德、智慧,於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教化眾生,除去惡心。如是善男子,

刀兵不傷,命不中斷。如佛自說因緣:「長夜行六波羅蜜,除己身及他身三毒刀箭。」五

波羅蜜是福德,般若波羅蜜是智慧,以廣集此二事故,不中失命。



毒藥、水、火等,亦如是。



復次,如外道神仙呪術力故,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毒蟲不螫,何況般若波羅蜜是十方諸

佛所因成就呪術!



----------------------------------------------------



大智度論釋勸受持品第三十四(卷五十八)



問曰:



先已說不橫死,今何以更說?



答曰:



先已說般若波羅蜜,不一會中說,此為後來者更為說。



復次,刀、毒、水、火有二種:有他作,有自作。先說他加兵、毒、水、火等,今為不自

傷。何以知之?次說四百四病故知。上雖說「人不能得其便」,不說「其人還恭敬供養」



「四百四病」者,四大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風起

故;熱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火熱相,地堅相,堅相故難消,難消故能起熱病。血肉

、筋、骨、骸、髓等,地分。



「除其業報」者,一切法和合因緣生,無有作者,無有作者故,必受業報,佛所不能救,

何況般若!



必受業報、不必受業報,先已說。



官事起者,誦般若波羅蜜力故,隨起皆滅。



我法真實,餘法妄語;我法第一,餘法不實,是為鬪諍本

我法真實,餘法妄語;我法第一,餘法不實,是為鬪諍本。



龍樹『大智度論』卷一(大正25, P64上段)



 



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佛教文獻研究 76頁



undefined



 



某位日本學者對水野弘元此文的評論:



undefined



 



忘了下面這個  這樣就補充完畢



 



論文PDF供參:

https://goo.gl/R7Gqs0



https://goo.gl/YRaeyS





>>公元5世紀時,大寺派著名著述家覺音整理了全部上座部經典,并將全部僧伽羅文義疏譯

>>成巴利文



(7)巴利三藏︰今流傳於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區的巴利語三藏,其數量較漢譯

及藏譯藏經少,係上座部一部一派所傳。內容不包含大乘佛典及三藏外典籍。根據錫蘭的

傳承,西元前一世紀左右,曾在錫蘭編集聖典。但現在的巴利語聖典係覺音及其後繼者所

集成。此等聖典自錫蘭傳入緬甸等地,除口傳之外,另有以錫蘭、緬甸、柬埔寨等各國文

字記載的寫本。十九世紀末,錫蘭各國均刊行活字印刷本,其中泰國王室出版的曼谷版最

為詳備。此外,十九世紀中期,歐洲學界也刊有羅馬字本的巴利三藏及英譯本。



〔參考資料〕一行佛學辭典



 



 



一位日本佛教學者(僧)的名言

在他的書房裡,在四周擺滿了書的書架上方,卻終年供著上述三位他的老師(木村泰賢、

宇井伯壽、高楠順次郎)的遺像,每天不先敬香,不坐下來翻書本,不先敬香,不離開書

房去就寢。



《聖嚴法師七十年譜・指導教授坂本幸男博士追悼文》



 



>>因為都是漢字就不翻全文了



宇井伯寿 (うい・はくじゅ)



1882-1963。愛知県出身。インド(印度)哲学者、仏教学者。曹洞宗の僧。東京帝国大学

文科大学卒業後、ドイツ(德)、イギリス(英)に留学。曹洞宗大学(現駒澤大学)、東北

帝国大学、東京帝国大学の各教授を歴任。豊富な文献的知識をもとに緻密で周到な文献

学的考証を行う学風で知られ、その業績は学界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た。



研究範囲はインド六派哲学から中国・日本の仏教までの広きにわたるが、なかでも初期

仏教研究、唯識思想研究を中心とした。著作は前期の代表作『印度哲学研究』6巻、後

期の代表作『仏教汎論』2巻のほか、『印度哲学史』、『禅宗史研究』、『摂大乗論研

究』など多数。多田等観らとの共著で『西蔵大蔵経総目録』6巻(続刊含め全12巻)も

ある。弟子に中村元ら。



>>真的很久沒日翻中  以下我就隨便翻



(仏教経典史・序 宇井伯壽)



筆者個人としていえば仏教に育って仏教によって生存しているものである。



>>以筆者個人而言,是依佛教而成長,依佛教而生存的人



学的研究の結果が如何になろうとも、仏教に対する絶対の信はゆらぐところはない覚悟

を有する。



>>不論學術研究之結果為何,對於佛教絕對的”信” ,我有決不動搖的覺悟



文字経典が何人の筆であろうとも、悟達に資するものならば一つも捨つべきものではな

い。



>>文字經典不論是誰寫的,如果是可助於悟道的經典,就算一個字亦不應捨棄



若し文字経典に頼って悟入を得るに至らないならば、離言の法性はまさしく信の対象た

るのみであり、悟入し得たならば文字経典は不要である。



>>如果依賴文字經典無法得到開悟, 離言的法性正是”信”的對象, 如果這樣也能得開

悟,就不需要文字經典



従って経典成立を研究しつつも信は不動であり得るし、筆者としてはこれを書きながら

も、全く不動である



>>所以我研究經典成立的同時, ”信”也能不動搖,以筆者個人而言,寫這本書的同時,亦

是完全不動搖





>>書雖不是重點 同場加映



目 次



序 論

     第一 小乗、大乗とその典籍

    第二 大乗非仏説論と小乗非仏説論

第一章 小乗経典



第一節 経典成立の事情と経過

        第一 経という語の意味

        第二 翻訳の意義

第二節 釈尊の用いた言語

第三節 律の成立

第四節 結 語



第二章 大乗経典



第一節 大乗の発達

第二節 大乗経典の区分

第三節 第一期の経典の大要

        第一 般若系統

        第二 法華系統

        第三 華厳系統

        第四 浄土、密教系統

第四節 第二期の経典の大要

        第一 涅槃系統

        第二 勝鬘系統

        第三 深密系統

第五節 第三期の経典の大要

        第一 楞伽系統

        第二 密教系統

第六節 大乗戒の経典

第七節 結 語

第八節 余 論



第三章 一 切 経



第一節 シナヘの伝訳

第二節 一切経、大蔵経

第三節 大蔵経の刊行

第四節 我が国に於ける一切経

第五節 結 語



undefined



 



云何是大乘

出自《神會語錄》神會與齊寺主的對話



----------------------------------------------



 



齊寺主問曰:「云何是大乘? 」





答曰:「小乘是。 」





又問曰:「今問大乘,因何言小乘是?」





答:「因有小故,而始立大,若其無小,大從何生。



今言大者,乃是小家之大。今言大乘者,空無所有,即不可言大小。



猶如虛空,虛空無限量,不可言無限量,虛空無邊,不可言無邊;大乘亦爾。



故經云:『虛空無中邊,諸佛身亦然。』今問大乘者,所以小乘是也。



道理極分明,何須有怪。」



第一義諦、第一義空

大般涅槃經(北本)卷第四十  大正藏第 12 冊 No. 0374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憍陳如品第十三之二





佛言:「....『瞿曇!我見眾生習行諸惡,多饒財寶,身得自在;又見修善,貧窮多乏,

不得自在;又見有人多役力用求不能得;又見不求自然得之;又見有人慈心不殺反更中夭

;又見憙殺終保年壽;又見有人淨修梵行精勤持戒,有得解脫、有不得者;是故我說一切

眾生受苦樂報,皆由往日本業因緣。』.....彼若復言:『瞿曇!汝今亦有過去本業,何

故獨責我過去業?瞿曇經中亦作是說,若見有人豪貴自在,當知是人先世好施,如是不名

過去業耶?』我復答言:『仁者!如是知者,名為比知,不名真知。我佛法中,或有從因

知果、或有從果知因。我佛法中有過去業、有現在業。汝則不爾,唯有過去業,無現在業

。汝法不從方便斷業,我法不爾,從方便斷。汝業盡已,則得苦盡,我即不爾,煩惱盡已

,業苦則盡,是故我今責汝過去業。』....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得解脫者,一切聖人

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過去本業無始終故,是故我說修聖道時,是道能遮無始終業

。仁者!若受苦行便得道者,一切畜生悉應得道。是故先當調伏其心,不調伏身,以是因

緣,我經中說,斫伐此林,莫斫伐樹。何以故?從林生怖,不從樹生。欲調伏身,先當調

心。心喻於林,身喻於樹。』」



須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調伏心。」



佛言:「善男子!汝今云何能先調心?」



須跋陀言:「世尊!我先思惟,欲是無常、無樂、無淨。觀色即是常樂清淨。作是觀已,

欲界結斷,獲得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次復觀色,色是無常,如癰、如瘡、如毒、如

箭,見無色常、清淨、寂靜。如是觀已,色界結盡,得無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次復

觀想,即是無常、癰瘡、毒箭。如是觀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想非非想處,即一切

智、寂靜、清淨,無有墮墜,常恒不變,是故我能調伏其心。」



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能調伏心耶?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為想。涅槃無想,汝

云何言獲得涅槃?善男子!汝已先能呵責麁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呵責?如是非想

非非想處,故名為想,如癰、如瘡、如毒、如箭。善男子!汝師欝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

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況其餘者?」



「世尊!云何能斷一切諸有?」



佛言:「善男子!若觀實相,是人能斷一切諸有。」



須跋陀言:「世尊!云何名為實相?」



「善男子!無相之相,名為實相。」



「世尊!云何名為無相之相?」



「善男子!一切法無自相、他相及自他相,無無因相、無作相、無受相、無作者相、無受

者相、無法非法相、無男女相、無士夫相、無微塵相、無時節相、無為自相、無為他相、

無為自他相、無有相、無無相、無生相、無生者相、無因相、無因因相、無果相、無果果

相、無晝夜相、無明闇相、無見相、無見者相、無聞相、無聞者相、無覺知相、無覺知者

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者相、無業相、無業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善男子!如

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善男子!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

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善男子!是相、法界、畢竟智、

第一義諦、第一義空,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無

上菩提。」





-------------------------------

永明延壽禪師在《宗鏡錄》卷第四十一的最後引用了此經文

而此經文又位於《大般涅槃經》的最後一卷的結尾處

故引用之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正藏第48冊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關於本經參https://goo.gl/Jvv75o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覩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求那跋摩遺文偈

求那跋摩(367~431) https://goo.gl/Qgu7Oi

北印度罽賓人  精通九部經  博曉四《阿含經》

誦經百萬餘言  深達律品  妙入禪要

元嘉八年正月達于建鄴。文帝引見勞問慇懃。因又言曰。

弟子常欲持齋不殺。迫以身殉物不獲從志。法師既不遠萬

里來化此國。將何以教之。跋摩曰。夫道在心不在事。

法由己非由人。且帝王與匹夫所修各異。匹夫身賤名劣。

言令不威。若不剋己苦躬。將何為用。帝王以四海為家。

萬民為子。出一嘉言則士女咸悅。布一善政則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役無勞力。則使風雨適時寒暖應節。百穀滋繁桑

麻欝茂。如此持齋齋亦大矣。如此不殺德亦眾矣。寧在闕

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後方為弘濟耶。帝乃撫机歎曰。

夫俗人迷於遠理。沙門滯於近教。迷遠理者謂至道虛說。

滯近教者則拘戀篇章。至如法師所言。真謂開悟明達。

可與言天人之際矣。乃勅住祇洹寺供給隆厚。公王英彥

莫不宗奉。俄而於祇洹寺開講《法華》及《十地》。

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畢。奄然已終。春秋六十有五。

未終之前預造遺文偈頌三十六行。自說因緣云。已證二果。

手自封緘付弟子阿沙羅云。我終後可以此文還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求那跋摩遺文偈〉大正藏第 50 冊 No. 2059 高僧傳



 前頂禮三寶  淨戒諸上座

 濁世多諂曲  虛偽無誠信

 愚惑不識真  懷嫉輕有德

 是以諸賢聖  現世晦其迹

 我求那跋摩  命行盡時至

 所獲善功德  今當如實說

 不以諂曲心  希望求名利

 為勸眾懈怠  增長諸佛法

 大法力如是  仁者咸諦聽

 我昔曠野中  初觀於死屍

 膖脹蟲爛壞  臭穢膿血流

 繫心緣彼處  此身性如是

 常見此身相  貪蛾不畏火

 如是無量種  修習死屍觀

 放捨餘聞思  依止林樹間

 是夜專精進  正觀常不忘

 境界恒在前  猶如對明鏡

 如彼我亦然  由是心寂靖

 輕身極明淨  清涼心是樂

 增長大歡喜  則生無著心

 變成骨鎖相  白骨現在前

 朽壞肢節離  白骨悉磨滅

 無垢智熾然  調伏思法相

 我時得如是  身安極柔軟

 如是方便修  勝進轉增長

 微塵念念滅  壞色正念法

 是則身究竟  何緣起貪欲

 知因諸受生  如魚貪鉤餌

 彼受無量壞  念念觀磨滅

 知彼所依處  從心猨猴起

 業及業果報  依緣念念滅

 心所知種種  是名別相法

 是則思慧念  次第滿足修

 觀種種法相  其心轉明了

 我於爾焰中  明見四念處

 律行從是竟  攝心緣中住

 苦如熾然劍  斯由渴愛轉

 愛盡般涅槃  普見彼三界

 死焰所熾然  形體極消瘦

 喜息樂方便  身還漸充滿

 勝妙眾生相  頂忍亦如是

 是於我心起  真實正方便

 漸漸略境界  寂滅樂增長

 得世第一法  一念緣真諦

 次第法忍生  是謂無漏道

 妄想及諸境  名字悉遠離

 境界真諦義  除惱獲清涼

 成就三昧果  離垢清涼緣

 不涌亦不沒  淨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純一寂滅相

 非我所宣說  唯佛能證知

 那波阿毘曇  說五因緣果

 實義知修行  名者莫能見

 諸論各異端  修行理無二

 偏執有是非  達者無違諍


 修行眾妙相  今我不宣說

 懼人起妄想  誑惑諸世間

 於彼修利相  我已說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緣起

 摩羅婆國界  始得初聖果

 阿蘭若山寺  道迹修遠離

 後於師子國  村名劫波利

 進修得二果  是名斯陀含

 從是多留難  障修離欲道

 見我修遠離  知是處空閑

 咸生希有心  利養競來集

 我見如火毒  心生大厭離

 避亂浮于海  闍婆及林邑

 業行風所飄  隨緣之宋境

 於是諸國中  隨力興佛法

 無問所應問  諦實真實觀

 今此身滅盡  寂若燈火滅



 



論文PDF供參:

https://goo.gl/FX5aO5

https://goo.gl/tp0UPt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