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之大事,莫過生之與死,而最難解決之問題,亦唯生死而已矣。是以諸佛興世,無非將自己所證知的如何解決生死問題之經驗與方法,宣揚開示,使一切眾生依之實行,而得解決人生最難解決的生死問題。如釋迦世尊之降生為娑婆教主,應此界之機,示現成佛說法等事,其所為之目的,即使吾人由之而對生與死之問題獲得相當的或究竟的解決辦法。故吾人稱釋迦為本師,通常皆目之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凡佛弟子,皆奉為根本之師,亦以現今世上所流傳之佛法,皆導源於釋迦佛也。
但中國諸大叢林之大雄寶殿中,皆供三佛,中供釋迦,其左右兼供藥師與彌陀者,正顯釋迦在此界為主中主,藥師彌陀為主中賓。主中主者,乃如如不動之無為妙體,雖無為而無不為,一切諸法莫不依止此,一切作為咸皆歸向此,故能達生死本空而究竟解脫者,即為主中主,而更不須他求。然對世界眾生之未了生死者,從如如不二之妙體中,開出藥師與彌陀之兩大法門。將濟生之事,付與東方之藥師;度死之事,付與西方之彌陀。蓋東方位四方之首,居四季之春,生長萬物,故資生延壽之事屬之;西方位四方之三,居四季之秋,萬象蕭條,故救死度亡事屬之。是知藥師彌陀,乃從此界釋尊全體所起之大用,雖有消災度亡之別,攝用歸體,咸不外乎無為而無所不為之釋迦佛;而體用別論,亦不妨列有三佛也。
中國自唐宋以來,於佛法注重救度亡靈或臨終往生,偏向彌陀法門,故以彌陀法門,最極弘盛。中國人有不知釋迦與藥師之名者,而彌陀則人人皆知,可見唐宋後之中國佛教,偏於度亡方面,信而有徵矣。由此之故,社會人民往往有認佛教為度死人之所用;死後方覺需要,而非人生之所須,是甚昧於佛教之全體大用。
近年以來佛教漸普及於中國現社會各界人士中,種種經營建立佛教之團體,且依之修學者,不乏其人,尤其注重於應用到現代社會之新佛教精神,如辦佛教孤兒院,義務學校,施醫所等社會公益事業,改善家庭社會之生活,使一般人於現生中得佛法之益。過去偏重於薦魂度鬼之佛教,已一變而為資養現實人生之佛教矣。然此資生之佛教,即為釋迦付託與藥師之法門,而說明在此經中者,此於過去專重度亡之佛教,有補偏救弊之功能,尤合於現代人類生活相資相養之關係,故今有講此經之需要。
但人生依是藥師彌陀二佛,對於生死二事雖得相當辦法,然究竟辦法,仍在直達如如不動之主中主釋迦佛。此即真如法界,人人本具,各各不無之天真佛也。若能契會於如如理,則真如境內,本無生佛假名,平等慧中,何有自他形相,涅槃生死,等同空花,是則第一義諦中尚覓生死了不可得,何有生死大事之欲待解決耶?良以無始不覺,飄墮於如夢幻泡影之生死海中,旋轉無已,此諸佛所以出世,佛教所由建立也。由是而體達生死本空,了不可得,固毋須向外他求;若或生存之欲求未盡,則須仗藥師法門而消災除難,成就福壽,即此人生,可得無上利樂。如由父母妻子之相資相生,即成家族,由各個家族相助相養,即成社會,由維持社會秩序,即成國家,乃至諸國互濟相資,即成全人類世界。不但此也,即宇宙間之形形色色,動物植物,皆有相生相養相資相成之關係,而構成有情與器世間也。
復次,世界既有成住壞空,則眾生棲息其中,亦有生老病死,死生生死,生死流轉,故無生而不死或死而不生者,所謂『死者乃生之始,生者乃死之終』,正明生死不斷。而生時即有父母、妻子、朋友、家族、社會種種關係,若能依此消災延壽之法門,作種種資生之事業,則生之問題解決矣。然死後須隨善惡業因,昇沉於天上、人間、鬼、畜、地獄,若依出世三乘教法修行,即得超越輪迴六趣,或依彌陀法門而得生淨土,則死之問題解決矣。故人生時則有相資相生之關係,依佛教法,得消災延壽之益;臨命終時,則轉生善道,或往生淨土,乃至六親眷屬,廣作佛事,水陸空行,超度亡靈;而人世之生死二大事,均有辦法矣。
故於釋迦佛法中,濟生之事,須藉此經;度死之事,乃屬《彌陀》等經。今欲將唐宋以來偏重度亡之佛教,變為適應今日現實人生之佛教,以逗近人學佛注重現生應用之機宜,乃提倡講演此經之第一因緣也。
(太虛大師《藥師本願經講記》)